



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第十二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於11月及12月隆重舉行,澳門賽區約3,500名志願者積極參與,目前完成培訓並準備就緒,以最佳狀態展現澳門青年的專業與熱情擔當。
澳門賽區志願者招募得到澳門各大專院校和多個社團大力支持,志願者們不僅期待以專業服務助力賽事運行,更期望透過每個細節,讓各地運動員和觀眾感受澳門魅力,更深入認識澳門城市獨特的多元面貌。 澳門新聞中心記者 鍾佩欣
澳門賽區將承辦全運會乒乓球、排球(女子成年組)及空手道等五個比賽項目,屆時約有4,000名運動員、技術人員及媒體代表抵澳。為確保賽事順暢運行,一群來自澳門社會各界的志願者已透過系統培訓提升服務能力,包括基礎知識、溝通技巧與急救等內容,部分志願者需前往廣州參加培訓,學習大型賽事中人流疏導與跨部門協調等經驗,從「新手」培訓成「專業服務者」。
賽場服務考驗應變能力
來自澳門城市大學的學生李鶴翔,早前以志願者身份參與塔石體育館的籃球測試賽,他受訪時提及應變能力的重要性,舉例稱,擦拭地板水跡時需時刻關注周邊環境,在不影響比賽節奏、並保障運動員安全下快速清理水跡,「一開始需裁判提示,後來同學比較熟悉,運動員停息等空檔會馬上擦水,其效率大幅提升。」
賽事彰顯澳門國際化城市形象
為迎接眾多國際旅客,澳門志願者團隊已做好充分準備。李鶴翔表示,團隊將以中英作為主要溝通語言,若遇到韓語、日語等旅客,團隊會調配具備相關語言能力的志願者支援,「希望讓每一位參與者感受到澳門的熱情,就像在自己家一樣親切。」澳門賽區場館的指引系統採用中葡雙語標示,更充分彰顯澳門融匯中西國際化城市形象。
另一志願者彭詩越是籃球項目協調人員,負責指引觀眾有序進場及座位、精准指引運動員往返於不同樓層的熱身及比賽場地,她期望透過志願服務促進內地與澳門的體育文化交流,讓大眾感受到澳門的熱情。
為日後職程發展奠定基礎
就讀於國際旅遊與酒店管理專業的彭詩越認為志願者工作是實踐難得機會,通過參與場館協調與學習賽事知識,為她日後從事旅遊和會展行業發展奠定基礎。
「屆時全場觀眾會揮動國旗、應援物為運動員熱烈吶喊,現場會很熱鬧。」彭詩越想像屆時比賽座無虛席,全場歡呼聲不斷,相信志願者們會被現場激情所感染,但強調會理性將專業服務為先,全力確保賽事安全與流暢舉辦。
全運會是交流凝聚平台
屆時將負責女排賽事的李鶴翔表示,作為山東人會特別關注家鄉隊伍,但他認為無論哪一支隊伍獲勝,都是展現中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全運會不僅是競技的舞台,更是交流與凝聚的平台。」
特刊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