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明基 全國政協委員
今年,恰逢中國人首次成功登頂珠峰65周年。在這具有特殊意義的節點,我們不禁再次發問:中國人為什麼要攀登珠峰?答案是若不登頂珠峰,國家主權便會遭受無端非議。
時光回溯到1953年,新西蘭人希拉里和尼泊爾人丹增實現了人類對珠峰的首次登頂。當時中國正在和尼泊爾談兩國邊境劃分,中國態度是珠峰主權與尼泊爾南北平分,可尼泊爾卻不願,質疑說:「珠峰你們都沒登過,憑什麼跟我們分主權?」
面對如此無理的挑釁,中國毅然決定聯合前蘇聯攀登珠峰。前蘇聯承諾提供攀登8,000米高峰所需的裝備,但令人遺憾的是,前蘇聯最終退出了合作,給中國的登峰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1960年,在中國經濟最困難的時期,為了捍衛國家主權,國家特批70萬美元的外匯,從瑞士採購回了登山裝備。同年5月25日,中國人王富洲、貢布、屈銀華登頂成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頂珠峰。次年,1961年10月,中國和尼泊爾邊界條約正式簽署,珠峰南坡歸屬尼泊爾,北坡歸屬中國,世界最高峰由兩國共同管轄。
「一寸山河一寸血」,為了1960年的這次攀登,負責後勤補給的汪磯因嚴重缺氧犧牲在了海拔6,400米營地,隊員邵子慶犧牲在了7,300米高處。當英雄們攀登到海拔8,700米的時候,冰太滑了,屈銀華脫掉靴子和厚襖,只穿着薄棉襖在零下30℃極寒中,行走了一個多小時,他成功登頂,但之後他的十個腳趾、前腳掌都被切掉。
同樣是在8,700米,登山隊員劉連滿用身體當人梯,讓隊友踩着自己的肩膀攀爬。他讓戰友繼續攀登,自己則在8,700米的位置留守。戰友走後,他關掉了氧氣,留下遺書:「這些氧氣留給你們回來時用吧!也許我不行了,祝你們勝利!」慶幸的是,在零下30℃的無氧狀態下,昏迷十多個小時的劉連滿,竟然奇跡生還。
然而,中國在1960年的登頂壯舉卻一直不被西方承認,原因是中國登頂的時候由於設備和環境受限,沒有拍攝到清晰照片。直到1975年,中國人再度登頂,終於在8,700米的營地,發現了劉連滿用鉛筆寫的遺書,這也成了中國人1960年登上珠峰的重要證據。
1980年,中國開放了珠峰北坡的國際登山許可,標誌着中國珠峰登山旅遊時代的開啟。隨着越來越多西方登山者親眼見證中國早期的登頂痕跡,國際社會終於逐步承認了中國人在1960年所創造的歷史紀錄。
特刊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