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子珍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出席「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並致辭,全面總結第七屆立法會在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下的卓越成就,並展望即將於12月7日舉行的第八屆立法會換屆選舉。他強調,當前香港已邁入由治及興新階段,行政與立法機關在行政主導體制下良性互動、高效協作,不僅重塑了特區管治效能,更為香港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自2021年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以來,第七屆立法會作為首屆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依法產生的議會,徹底扭轉了過去多年議會癱瘓、政治內耗的亂象。今屆立法會審議通過約130條法案,較上一屆同期增加逾六成;財委會批准總額近7,000億元的撥款項目,推動土地房屋、交通基建、社區建設等重大民生工程,充分體現了議政效率與治理效能的雙重提升。更關鍵的是,立法會不再陷入「拉布」、流會、侮辱官員等破壞性行為,而是聚焦於政策細節與執行成效,展現出理性、務實、專業的議政文化。
真正踐行「為民服務」初心
其中最具標誌性的成就,莫過於《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全票通過。這不僅是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歷史使命的圓滿完成,更是香港履行憲制責任、築牢國家安全防線的里程碑。在法案審議過程中,立法會舉行多達25次會議,提出近2,000條意見,特區政府亦因應議員建議提出逾1,800項修正案,反映行政與立法之間的深度溝通與協作。這種「既監督又支持」的良性互動,正是行政主導體制的精髓所在。
與此同時,《簡樸房條例草案》解決劣質「劏房」問題,《2025年道路交通(修訂)(網約車服務)條例草案》填補規管空白,《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重塑地區治理架構,皆顯示立法會積極回應社會深層次矛盾,真正踐行「為民服務」的初心。尤其在北部都會區發展、人才引進、創科產業等戰略議題上,立法會主動成立專責小組,協助特區政府提速提效,展現出宏觀視野與前瞻思維。
本屆立法會主動提出並通過《立法會議員守則》,系統全面、底線清晰地規管議員的「公德」與「私德」,體現了積極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和自我完善的進取之心。這一舉措不僅回應了新時代對立法機關的新要求,填補了長期存在的制度空白,更推動了立法會運作向更規範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行政長官李家超特別提到,為促進行政立法良性互動,特區政府主動設立「前廳交流會」與「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打破過往官員與議員隔閡,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三年多來,此類交流已成議事常規,官員坦誠回應質詢,議員理性建言獻策,形成「有碗話碗、有碟話碟」的務實氛圍。李家超更帶領全體立法會議員訪問大灣區多個城市,增進對國家發展戰略的理解,強化「一國兩制」下的大局意識。
選賢任能提升治理
值得關注的是,隨着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即將於10月24日展開,部分現任議員宣布不尋求連任,引發社會對議會新老交替的討論。正如李家超所言,人事更替乃政治常態,關鍵在於能否吸引具備愛國愛港情懷、管治能力與服務熱忱的新血加入。第七屆立法會的成功實踐已樹立典範——議會不再是政治角力場,而是政策協商與民生建設的平台。在此基礎上,更多專業人士、青年才俊、基層代表投身公共事務,將使議會構成更趨多元,議政風格更貼近民情。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譚耀宗指出,新人參選只要秉持「一國兩制」初心,具備地區經驗與政策認識,必能迅速投入角色。更重要的是,資深議員不尋求連任並非終點,其累積的經驗與智慧可透過導師制、跨代合作等方式傳承,實現「老帶新、新促老」的良性循環,確保政策延續性與創新力並重。
第八屆立法會將在「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上任,肩負推動香港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重任。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指出,「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都離不開高效能治理」,這正是新一屆議會的行動指南。唯有行政與立法繼續團結一心、努力創新,才能在複雜國際環境中把握機遇、再創輝煌。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