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非美市場訂單翻倍 廣交會成「應壓而變」最佳窗口

2025-10-16 08:24:33 財經
●15日,第138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開幕。圖為廣交會採購商在家用電器展區挑選產品。 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記者 盧靜怡、李紫妍、帥誠 廣州報道)「怎麼看美國市場?」「順其自然吧,我們還有全球市場呢!」15日,第138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廣交會」)在廣州開幕,這一回答成為不少參展商的共同心聲。被譽為中國外貿「晴雨表」的廣交會,今年迎來史上最大的參展規模,共有7.46萬個展位、逾3.2萬家企業參展。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再度以關稅施壓中國貿易,使本屆展會成為觀察中國外貿企業「應壓而變」的一個最佳窗口。

香港文匯報記者走訪發現,面對美國市場的波動,中國外貿企業多招靈活應對「關稅戰」。部分企業與美國客戶共同分擔關稅壓力,將零部件運往東南亞工廠組裝後再出口,或直接到加拿大設廠,以規避現時高達55%的關稅衝擊;更多外貿企業則將目光投向非美市場,積極開拓新興地區,部分東南亞、拉美及中東市場的訂單量實現翻倍增長。同時,企業加碼研發創新,保持出口競爭力。

「我們美國市場佔比大約兩成,但從四五月開始基本就暫停發貨。」主要出口冰箱及製冷電器的浙江星星冷鏈集成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張玉偉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由於美方關稅政策反覆、客戶普遍觀望,公司不得不主動「剎車」。他算了一筆「關稅賬」稱,目前企業對美國市場的關稅負擔已經增加了55%。「原本25%的關稅是特朗普第一任期時定下的,今年又新增20%的『芬太尼關稅』、10%的『對等』關稅,加起來約55%。」他說,公司早前仍與客戶分擔關稅,但後期稅負過重,部分訂單被迫延遲或暫停,「現在大家都學會淡定了。」

轉銷亞非市場 銷量升逾兩成

他們因此迅速調整布局。「我們銷售團隊三月去歐洲、四月到東南亞、五月跑阿根廷。」張玉偉說。他表示,公司一年外貿銷售約6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每年投入2,000多萬元的研發費用,針對不同市場開發新品。公司加大拓展非美市場力度,令整體出口量仍保持穩中有升, 亞洲及非洲市場則飆升兩成,成功抵消美國市場的下滑。

出口小家電產品的江門市千洋貿易有限公司亦早有準備。該公司業務副總監吳昊龍透露,公司已提前預判風險,以溫和方式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如今,美國和歐洲市場僅佔公司外貿份額15%,東南亞、非洲及南美成為主戰場。「非洲電力與自來水普及後,人均消費力明顯提升,我們的家電銷量每年增長超過20%。」他說,這屆廣交會開幕前,已有逾200名客戶預約到場洽談。

零件轉越南組裝分攤關稅

在展會現場,不少展位顯眼位置掛出「加拿大生產」「越南有工廠」的標識。中山甜美電器有限公司銷售人員辛小姐坦言,美國對中國製造的產品已經徵收55%的關稅,再加100%的關稅顯得很荒謬。「我們把部分零部件發往泰國、越南等地的工廠組裝,既能分攤關稅,又能保證供應。」她解釋,根據美國規定,若當地完成約六成組裝工序,即可視為「本地製造」,關稅負擔大減。

紹興上虞北方電子製造有限公司,則打出了加拿大生產的招牌。「我們和客戶共同在加拿大投資工廠,規避關稅風險。」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雖然他們在北美設有產線,但關稅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整體訂單情況,拓展更多元市場才是未來的出路。」

此外,企業通過加碼研發創新增加出口競爭力。寧波瑞卡電器有限公司主打頭髮護理與造型類小家電,其展位燈光、鏡面布置吸引了眾多客商駐足。銷售經理高先生介紹,公司年出口額達3.5億至5億元,每年研發投入佔銷售額5%以上,研發與模具團隊共有60人。「我們一年有五六十款產品處於研發周期,最快兩個月就能推出新品。」他說,去年在東南亞、南美市場實現40%以上增長,今年仍保持約25%。此外,公司在歐洲羅馬尼亞設立分公司,推廣自有品牌,逐步擺脫代工模式。

美國客戶改運輸路線「自救」

廣交會首日開展幾個小時內,主營咖啡機、絞肉機、空氣烤箱等小家電的中山市歐博爾電器有限公司的展位已經迎來不少海外採購商。其銷售總經理高宇介紹,公司出口規模約在2.5億到3億元左右。他們憑藉自有工業設計公司和自有工廠,對產品設計和品質進行嚴格把控,保持出口競爭力,近兩三年已經將業務分散傾斜至歐洲、「一帶一路」國家等其他市場,並且取得了良好增長。「美國以外的市場每年增長差不多翻倍,一年可達80%到100%。」他透露,美國市場則從最高佔比20%左右降至10%。

現場有家電外貿企業負責人透露,美國客戶亦會主動規避高關稅。「他們會改運輸路線、調整報關方式,貨值報低一點,海關也難核查實際金額。美國濫施關稅,這類『避稅』操作已成為部分美國客戶的自救手段。」該負責人表示,他們預計到新一輪關稅實施將有變化,在8月和9月已經有一輪美國訂單「報復性」出口,在美國的客戶倉庫內都有足夠庫存應對聖誕節銷售。

廣交會「老朋友」的新驚喜

●巴西採購商團正在認真聆聽領隊「劃重點」。香港文匯報 記者李紫妍 攝

「中國一直在向前發展,我非常喜歡這裏。」一年兩度的「廣交會時間」再次啟動,全球採購商雲集廣州覓商機,德國採購商NANGUE ROMARIC在機器人展區穿上一副外骨骼機器人,體驗了在其輔助下爬樓下坡等運動情況後,大讚中國科技製造的發展速度。

第138屆廣交會開幕首日,展館內外人流如織。不少外國採購商早早拖着行李箱前來排隊,還有不少成群結隊的外商採購團,由舉着小旗子的領隊帶領穿行在各個展館中尋覓商機。香港文匯報記者15日在現場看到,一個規模龐大的巴西採購商團早早在展廳內集合,領隊正拿着廣交會的介紹手冊給大家「劃重點」。該領隊介紹,這次採購團共有300多人參加,「中國的所有產品在巴西都很受歡迎,90%的產品都是中國製造的,例如比亞迪是現在巴西最熱門的品牌。」

「廣交會是把握全球趨勢重要工具」

「廣交會是我們把握全球趨勢的最重要工具。我們在這裏尋找引領巴西下一季市場的創新解決方案。」巴西Qonexy進出口有限公司代表傑西·吉馬良斯表示,該公司自2011年起參加廣交會,進口產品涵蓋家電、消費電子、傢具、工具、禮品等多個領域,分銷至巴西全國2,000多家零售門店與製造企業。「去年,巴西從中國進口超760億美元的商品。其中約10億美元的貿易額是由我們集團促成。」同時,他們也幫助中國企業進入巴西市場,傑西表示歡迎更多希望穩健地、戰略性地拓展全球布局的中國企業與之交流。

巴基斯坦客商歐沙馬在中國求學畢業後,留下來開了一家外貿公司,如今已成了個「中國通」。在本屆廣交會上,他表示看到許多「以前沒看到過的高科技」,例如智能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他還「喊話」中國製造商,表示有客戶已經看中了能夠「打印」拉花圖案的咖啡機,但想要「二合一」升級款。「中國的高科技非常牛了,(生產)公司們,你們一定要做出來這個東西!」

責任編輯: 文劼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