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秋季來臨,大批候鳥陸續飛抵粵港澳地區沿海。廣東省林業局今天(14日)表示,近期廣東將迎來候鳥遷徙高峰,今年秋冬季預計有超過30萬隻候鳥抵達廣東,在沿海灘涂、內陸濕地,特別是濱海自然保護地落腳「歇息」。其中,與港澳毗鄰的珠江口濕地將迎來10萬隻以上的候鳥。
隨着北方氣溫逐漸轉涼,廣東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節點,迎來候鳥秋季遷徙的先頭部隊。今年8月,廣州市南沙濕地、深圳灣、深圳福田紅樹林海濱生態公園、江門新會銀湖灣、惠州潼湖濕地公園、中山南朗崖口村、汕頭市澄海區培隆沙灘、陽江市陽西縣散頭咀等地迎來了首批遷徙候鳥。
「萬鳥翔集」的壯觀景象將陸續出現
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所長張強表示,每年9月至11月是遷徙過境鳥抵粵的高峰期。9月初,今年首批珍稀鳥類勺嘴鷸飛抵湛江,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勺嘴鷸亮相吳川沙角旋淺灘。接下來,大批候鳥將陸續抵粵,廣東即將再次迎來萬鳥翔集的壯觀景象。張強特別提到,勺嘴鷸、黑臉琵鷺、中華秋沙鴨等珍稀瀕危鳥類會留在廣東過冬,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民眾仍可以觀賞到大量越冬候鳥在廣東嬉戲、覓食。
廣東海域遼闊,大陸海岸線長4114千米,居全國首位,擁有多樣的自然生態系統和豐富的候鳥資源。據廣東省林業局提供數據,全省歷史記錄有野生鳥類584種,其中具有遷徙屬性的鳥類412種,佔70.5%,包括中華秋沙鴨、白鶴、小青腳鷸、遺鷗、東方白鸛、黑臉琵鷺、黃胸鵐等23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鳥類。
今年秋冬經廣東遷徙候鳥料超30萬隻
同時,廣東紅樹林面積達1.14萬公頃,位居全國首位,為候鳥提供了適宜的棲息環境。其中,海豐濕地、惠州大亞灣和考洲洋沿海濕地、珠江口濕地、深圳灣濕地等地,每年都有數十萬隻候鳥抵達過冬,僅珠江口濕地就有10萬隻以上的候鳥。據估計,今年秋冬途經廣東遷徙的候鳥預計將超過30萬隻。
為保護遷徙候鳥,廣東省林業局公布了全省各地鳥類資源違法犯罪舉報電話以及收容救護聯繫電話,省市縣林業及各有關部門形成保護合力嚴打非法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鳥類等違法犯罪行為。
今年候鳥遷徙期間,由廣東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廣州市陽光鳥類保護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珠海市觀鳥協會、東莞市觀鳥協會、茂名市觀鳥生態發展中心、潮汕野鳥會等愛鳥護鳥團體和各地誌願者組成的「候鳥護飛」隊伍也將在廣東全省範圍內開展巡護,築牢候鳥保護安全屏障。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