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江鑫嫻)在故宮博物院建院百年之際,由故宮博物院出品的家庭音樂劇《甪端》日前在北京舉辦了全國勞動模範特別專場演出。近千名全國勞動模範與北京百位「小甪迷」齊聚一堂觀賞演出,共同回顧故宮博物院的百年守護之路,感受幾代故宮人特別是文物南遷歷程中展現的堅守與擔當。
音樂劇《甪端》以故宮瑞獸「甪端」為線索,串聯起諸多文物背後動人的守護故事,尤其通過藝術手法再現了抗戰時期故宮文物南遷的壯舉——一萬多箱國寶曆時十餘年、跨越大半中國,在戰火中顛沛流離卻無一遺失。這一奇跡,靠的正是無數守護者以生命赴使命的赤誠。

演出中,當劇情展現老一輩文物工作者在烽火中南遷文物、不畏艱險、恪盡職守的片段時,現場多次響起持久而熱烈的掌聲。不少勞動模範眼含熱淚,深受觸動。一位來自製造業的勞模動情地說:「文物南遷的故事,讓我想到我們平時對產品質量分毫必較的堅持。那種對責任的敬畏、對使命的堅守,本質上是一脈相承的。」劇中守護者「人在文物在」的錚錚誓言,與勞模們在各自崗位上精益求精、默默奉獻的精神交相輝映,共同詮釋了何謂「工匠精神」,何謂「國之重器的守護者」。
表演臨近尾聲,全場燈光漸亮,勞動模範們與孩子們一同吟唱《故宮謠》,歌聲觸動人心,引起不同年齡段觀眾的共鳴。在星光大合唱的裊裊樂音中,飽含着對百年故宮博物院的祝福,既有對歷史的致敬,也有對未來的期許。這一刻,文物南遷所代表的不僅是歷史的危機與突圍,更是一種精神符號——在艱難歲月中守護文明火種,在和平年代裏傳承文化根脈。

據介紹,本次專場演出是故宮百年系列慶典的精彩環節,也是一次面向勞動者的誠意禮讚。在百年歷程中,從烽火中南遷文物到今日守正創新,故宮博物院引領一代代故宮人薪火相傳,持續推動文物「活起來」,始終堅守「傳承不絕」的使命。而勞模群體所代表的堅守、奮鬥、創新的精神,正是故宮百年守護力量的生動縮影。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