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十五五」:中國邁入世界多維中心

2025-10-13 04:45:00 內地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下半年以來國家主要部委已就「十四五」開展權威性的後期評估,顯示經過四年多扎實推進,重大戰略任務和重大國家工程項目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效,預計年底前全部完成規劃目標與主要指標。胡鞍鋼及其課題組的研究顯示,「十四五」的突出成就為「十五五」奠定了堅實發展基礎,也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開了好局。據測算,「十四五」期間中國實際經濟增速將達5.5%左右,「十五五」期間有望達5.0%左右,均高於世界平均增速,全球最大經濟體地位(按購買力平價標準)更加鞏固,並進入世界經濟、製造、創新、貿易中心舞台。

中國GDP佔世界比重將續升

目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中國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課題組按照世界銀行數據庫提供的購買力平價(PPP)2021年國際元測算,中國GDP總值已在2016年超過美國,2024年相當於美國的1.31倍。

據課題組預計,「十四五」時期,中國實際經濟增速將達到5.5%左右,「十五五」時期實際經濟增速將達到5.0%左右,均高於世界平均經濟增速(2019年—2024年為2.8%)、更高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經濟增速(2019年—2024年為1.7%),因此中國GDP佔世界比重還會進一步上升,經濟實力還會再上一個新的大台階,預計到2030年,中國GDP(2021年國際元)佔世界比重,將從2024年的19.4%上升至2030年的22%左右,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地位更加鞏固。

2030年「南升北降」更明顯

面對發展不平衡的國情,胡鞍鋼強調「十五五」將扎實全面推進共同富裕。「預計『十五五』時期人均GDP增速將高於GDP增速」,據他測算:由於中國總人口已於2021年提前達峰並緩慢下降,2030年中國人均GDP(2021年國際元)將從2024年的2.4萬國際元升至3.2萬國際元,超過了OECD國家底線水平(哥倫比亞1.5萬國際元),但地區差異還很大程度存在,從而形成了中國內部獨特的人均GDP追趕模式,不斷呈現趨同趨勢,也形成新的地區發展格局。

展望國際形勢,當今世界仍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大變局,胡鞍鋼認為,在國際格局深刻調整的背景下,「十五五」及今後一個時期,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當前,OECD國家GDP佔世界比重從2010年的51.0%降至2024年的43.0%,而南方國家GDP佔世界比重則從49.0%上升至57.0%,預計2030年「南升北降」更加明顯,有可能形成「六四開」新格局,而中國則是「南升」最大驅動力。

從國內看,中國已經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從物質資本驅動向創新與人力資本驅動轉變,從出口導向增長向建設強大國內市場轉變,依託國內經濟大循環吸引全球優質要素,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互促共進的新格局,從而進入世界經濟、製造、創新、貿易舞台中心。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