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企業發展顧問組(金融界別)成員、IDA愛達聯合創始人 李凱翔
提到區塊鏈,大部分人首先會想到主流加密貨幣。事實上作為區塊鏈技術的先驅,主流加密貨幣已經在市場上建立了深厚的影響力。然而,在Web3時代,不時有適合新時代區塊鏈平台吸引了市場關注。
今年7月份,美國推出首個抵押型加密貨幣 ETF,其中以Solana作為抵押品。該ETF的推出標誌着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的進一步融合,將抵押概念引入 ETF 投資領域,為投資者提供「資產價格敞口 + 抵押收益」的雙重價值邏輯。由此可見,金融機構對這種加密貨幣的高度重視。
高效低成本 適應高頻交易
Solana 是一個專為高效能分散式應用(dApps)設計的區塊鏈平台,其核心技術包括歷史證明(Proof of History, PoH)和委託權益證明(Delegated Proof of Stake, DPoS)。PoH 為交易打上時間戳,創建可驗證的事件序列,顯著提升處理效率;DPoS 則透過代幣持有者委託驗證者,確保系統去中心化與高效運作。
Solana 每秒可處理數千筆交易(TPS),交易成本遠低於傳統平台,使其成為 DeFi(去中心化金融)、NFT(非同質化代幣)等高頻交易應用的理想選擇。
助中資金融機構試水RWA
除了美國推出以Solana作為抵押品的加密貨幣 ETF,今年8月份,招商銀行旗下的招銀國際(CMB International)推出了全球首隻基於Solana區塊鏈的公募基金 — CMBMINT。這是傳統金融機構首次採用Solana技術實現資產上鏈,也是RWA(實體資產上鏈)應用的一大突破。
CMBMINT是一隻美元貨幣市場基金,透過Solana平台進行代幣化發行。基金代幣化後,顯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投資者能以更便捷的方式參與其中。招銀國際之所以選擇 Solana,除了其高效能與低成本外,還因其穩定性與可擴展性滿足了大型金融應用的需求。
應用面多元 具賦能產業潛力
除了金融應用,Solana 在數據處理領域也展現了巨大潛力。其生態系統內的高效能分散式應用(dApps)能夠高效處理和儲存大量數據,為 DeFi 平台的即時清算和 NFT 市場的交易提供技術支持。此外,Solana 正積極推動「網絡資本市場(Internet Capital Market)」的概念,目標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數碼主幹網,未來或進一步拓展至供應鏈、醫療和教育等領域。
Solana的快速崛起並非偶然,其低門檻與高效率吸引了大量開發者和機構參與。相比於傳統的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 PoW)機制,Solana 的 PoH 和 DPoS 更加節能環保,符合全球對綠色科技的需求,這進一步增強了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