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金管局宣布跨境徵信互通試點常規化

2025-10-11 04:36:34 財經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隨着香港與內地在經濟和社會層面的融合日趨緊密,跨境金融活動日益頻繁,對徵信信息跨境流通的需求亦與日俱增。為回應市場需求,香港金管局與中國人民銀行去年初推出「三聯通、三便利」措施,並簽訂《關於跨境徵信互通業務試點的諒解備忘錄》,其後透過「跨境徵信互通」及「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台」兩項試點計劃積極推動合作。金管局昨(10日)宣布,正式將「跨境徵信互通」業務試點常規化,標誌兩地金融基建互聯互通邁出關鍵一步。

成功協助審批逾2.6億貸款

金管局昨向銀行發出通函,鼓勵業界積極將跨境徵信信息納入常規業務,並進一步利用「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台」加強風險管理及把握業務機遇。自去年6月推出的「跨境徵信互通」試點計劃,已吸引包括3大發鈔行在內的7間本地零售銀行及3間徵信機構參與,成功協助審批超過2.6億元的貸款,應用場景涵蓋企業貸款、個人信貸及房屋按揭等,並協助超過200間企業完成認識客戶(KYC)及開戶程序。

中銀香港(2388)作為首批實現個人跨境徵信試點的銀行之一,成功運用已驗證的內地個人信用報告,輔助審批樓宇按揭、私人貸款及信用卡申請。該行透過與本地認可信貸資料服務機構合作,利用「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台」的區塊鏈技術進行文件驗證,有效核實客戶提交的內地信用報告。

中銀香港個人金融產品部副總經理劉寶萍表示,徵信數據跨境流通有助銀行更快捷準確地進行信貸風險評估,並減少客戶需提供的佐證文件,從而便利新來港人才在香港取得貸款。

另一重點項目「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台」自去年5月試行以來,已有超過10間本地銀行(包括3間發鈔行)、內地銀行及徵信機構參與,涵蓋信貸報告、稅務資料、KYC文件及學歷等多類型數據。該平台目前已支援超過10個業務場景,協助銀行辦理開戶、匯款及借貸等業務,使用量已超過2,000次,展現其廣泛應用潛力。

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台見效用

因應銀行業日益廣泛使用替代數據進行貸款審批,金管局亦就替代數據的使用制定指引諮詢業界,建議四大消費者保障原則,包括管治及問責、透明度和授權管理、數據質素和公平性,以及數據私隱和保護,以確保數據應用合乎規範。

銀行公會對「跨境徵信互通」及「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台」表示全力支持,認為這兩項互聯互通措施是跨境金融合作的重要一步。公會鼓勵會員銀行積極利用相關平台進行跨境信用數據傳輸及驗證,以提升客戶盡職審查效率及優化信貸審批流程,滿足企業和個人的跨境銀行服務需求,促進兩地金融進一步融合。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