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今天(10月9日)起,北京證券交易所全面啟用新的證券代碼,股票的辨識度顯著提升。
今天開始,北交所242只存量股票啟用新證券代碼,全部切換為「920」開頭的獨立代碼段,這標誌着北交所全部277只股票全面統一啟用「920」開頭的新代碼。

在這之前,北交所部分存量股票前三位仍沿用新三板時期的43、83、87等老代碼,相比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代碼,存在辨識度較低等問題,連資深投資者都容易混淆,需要經常頻繁核對資料。
多家券商已發布公告提醒,投資者對存量股票的交易委託、行情查詢等均使用切換後的新代碼。新舊代碼切換不涉及交易規則調整,買賣方式、漲跌幅限制、交易時間等均不變。
先增量後存量 歷時兩年完成代碼切換
北交所啟用獨立代碼號段工作總共歷時兩年多完成。業內人士表示,統一代碼有助於強化北交所「專精特新」特色與着重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等特點,與滬深交易所形成差異化競爭。
北交所代碼切換工作分階段、分步驟實施。先切換增量,再切換存量。2023年9月1日,證監會發布《關於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提出「啟用北交所獨立代碼號段,提高股票辨識度」。
2024年4月起,北交所已在新上市企業中啟用「920」代碼,截至目前,已有29只新發行的股票完成代碼切換。
今年5月6日,6只存量股票試點完成代碼切換。今天(10月9日),剩餘242只存量股票完成代碼切換,這標誌着北交所全面完成代碼切換工作。
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 諸海濱:推動存量公司代碼切換,順應市場呼聲,有利於提高板塊認同感,讓投資者認識到北交所上市企業與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屬性差異。從長遠看,可與其他改革舉措發揮政策合力,助推北交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北交所市值近9000億 「專精特新」企業扎堆
北交所成立四年來,市場規模「量質齊升」,上市公司「專精特新」的濃度不斷提升,已經打造成為市值接近9000億元,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
截至9月30日,北交所已聚集277家中小企業上市,總市值8687.88億元。有券商發布的研報顯示,在北交所新上市企業中,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的佔比,已自2021年的41%,增長至2024年的70%。

截至今年8月28日,北交所市場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佔比約為54.38%。高新技術企業227家,佔比更是達到82.85%,充分彰顯北交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
業內人士表示,北交所快速發展壯大,背後的秘訣就是近年來我國在資本市場的持續深化改革。
金長川資本負責人 劉平安:北交所推出創新舉措解決中小企業上市痛點,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堅持與新三板協同,企業經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升級至北交所;審核效率大幅提升,企業從受理到註冊,平均140天,最快37天。
市場參與主體方面,北交所投資者隊伍持續壯大,合格投資者數量已超900萬戶,為市場注入充足活力。市場產品和功能體系不斷完善,北交所持續吸引公募基金、券商資管、保險資金、QFII等機構投資者進場,投資者結構優化。
(來源:央視新聞)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