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崔瀅) 「龍頭靈光顯威靈,龍眼豪光鎮乾坤,龍角一點綻八方,龍口珍珠光十方,龍身遊龍鎮四海,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雷鼓一響、黃金萬兩,薄扶林村祝願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勝意。」語畢龍騰,薄扶林舞火龍正式揭幕!
記者今年首度觀禮,有幸隨隊記錄,全程歷時五小時。活動雖於傍晚六時半正式開始,但下午五時起,已有市民陸續抵達,火龍隊員亦井然有序地進行準備。工作人員透露,早在七月,眾人已着手紮作火龍。現場所見,參與者多為社區義工,男女老少皆可加入舞龍行列。村內巡遊時,因巷道狹窄、高度有限,舞龍者常需屈身蹲行,確保流程順暢。在華富邨表演「蟠龍舞動」時,每繞行一圈,便有工作人員上前關切隊員體力,隨時準備輪替支援。眾人同心協力,共鑄這場舞龍盛宴。
與主辦方了解得知,從今年七月起,村民便已着手製作三條火龍,以備慶典之用。首日使用的火龍長約10米,主要於村內巡遊;中秋正日則動用長約30米的火龍,氣勢恢宏;另有一條陳列於村口,供市民插香祈福、拍照留念。
火龍首先在薄扶林村口展演「蟠龍舞動」。「啊哈!啊哈……」隨着村民陣陣鏗鏘吶喊,巨龍在眾人簇擁下霸氣騰飛!緊接着,火龍入村參拜李靈仙姐塔,隨後經置富天橋繞行至西國王廟敬拜,再返回村口進行換香儀式。此時,圍觀市民皆可領取香枝,親手插於龍身,融入舞火龍的傳統氛圍。
換香後,火龍入村巡遊,逐戶門前鞠躬致意,獻上祝福。隊伍其後前往華富邨,暫駐於華樂樓對面換香。火龍隊員一邊分發香枝,一邊送上「中秋快樂」的祝願。沿途市民圍繞成圈,樓宇間亦擠滿觀眾,彼此互道吉言,齊心助火龍完成年度終舞。最終,隊伍於瀑布灣進行「龍歸滄海」的儀式,舞龍者與火龍一同舞入水中,寓意遊龍入海、圓滿歸天,為活動劃上句號。

每年中秋,香港獨有的傳統「舞火龍」盛典如期而至,這項習俗流傳至今已逾百年。相傳昔日村落瘟疫肆虐,村民深信香火能驅邪除病、淨化鄉裏,又因龍乃祥瑞之徵,遂以禾草紮成龍身,插滿燃香,巡行全村,祈求平安。疫情平息後,舞火龍習俗延續不絕,如今已發展為組織嚴密、規模宏大的節慶盛事。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