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的傳統街邊大排檔是地道飲食文化代表之一,融合了街頭風味、人情味與「鑊氣」十足的港式小炒精髓。但隨著人口變化都巿化發展,現時傳統街邊大排檔已是買少見少。士丹利街大排檔就是香港碩果僅存的古早大排檔之一。食環署中西區環境衞生辦事處早前就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推廣活動,宣傳「士丹利街大排檔」這項香港特色文化,市民和遊客品嚐即叫即炒的地道美食,並於專題打卡牆和特色道具前拍照留念,為旅程增添美好的回憶。
食環署今日(7日)於其fb發帖及短片,指是次活動獲當區小販管理諮詢委員會成員及各界友好鼎力支持,讓活動充滿溫暖與活力、促進社區的凝聚力;並期待與大家再次相聚,一起推廣具香港特色的大排檔!
短片見食環署人員落力布置專題打卡牆,準備「士丹利大排檔 歡迎您」、「即叫 即製」、「即叫即蒸 搵忠記」等特色道具牌供打卡,又充作攝影師為旅客影相留念。旅客嚐地道美食之餘,亦紛紛興奮拍照,為美食之旅增添特別回憶。
香港傳統大排檔多設於街邊或熟食市場,使用鐵皮屋頂、摺疊桌椅,環境簡樸但氣氛熱鬧。。有些現代化大排檔搬入商場或室內,但仍保留懷舊裝潢與街坊情懷。排檔的獨特魅力在於其鑊氣十足的港式小炒,高溫快炒所產生的香氣與味道。常見菜式包括椒鹽鮮魷、生炒骨、避風塘炒蟹、豉椒炒蜆、黑椒牛柳粒等。價錢親民且大份量大,適合多人聚餐 ,許多菜式都以「碟頭飯」形式呈現,夠飽又夠味。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