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龍6日批准總理勒科爾尼辭職後,勒科爾尼發表講話,稱他「得以履行總理職權的條件已不滿足」,並列舉三方面原因。
勒科爾尼表示,他之所以辭職,一是因為政府此前已聲明放棄行使可繞過議會投票、直接通過法案的憲法權力,為政黨協商營造了良好環境,但部分政黨視若無睹;二是因為部分政黨之間黨爭不斷,互不妥協;三是因為新內閣名單在支持政府的陣營裏也引發了爭議。
本月5日晚,勒科爾尼辭職前夜,馬克龍剛在勒科爾尼建議下任命了新內閣主要成員。新內閣與上屆人員組成相差不大,馬克龍陣營重要人物、原經濟部長勒梅爾重返內閣任國防部長。左翼與極右翼反對黨認為,新內閣組成預示着原有政策將延續。
馬克龍去年6月解散國民議會,新選出的議會呈左翼、中間派、極右翼三足鼎立格局。去年12月,馬克龍解散議會後的首名總理巴尼耶啟用憲法機制試圖繞過議會投票直接通過預算案,被左翼與極右翼聯手彈劾下台。繼任的貝魯今年9月尋求議會信任投票失利,被迫辭職。9月9日,時任國防部長勒科爾尼出任新總理。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
之袁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