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看着瘦瘦的,肚子卻凸得厲害,擁有這種身材的人,沒吃飯、沒喝水時,肚子都看起來鼓鼓的。
除了腹型肥胖、懸垂腹、呼吸模式不良外,還有一種可能:不良體態壓迫導致的假性腹部凸出(體態型腹凸)——由一種不良姿勢或骨骼肌肉問題導致的腹部突出,而非單純的脂肪堆積。體態型腹凸可不只是體態不好看,還可能給你的身體埋下一連串「隱形炸彈」。

01 體態型腹凸是如何形成的?
姿勢差+核心無力+胸腔壓縮+腹內壓失衡+盆底肌失能,是形成體態型腹凸的幾個原因。
我們軀幹中有兩個腔體——胸腔和腹腔。兩者通過中間層的膈肌相連,呼吸時,膈肌會像「蹦蹦床」一樣,飽滿而有彈力地下沉和上彈。
當胸腔和腹腔共用這層「蹦蹦床」時,就可能出現胸腔長期下壓,擠壓內臟位移空間,迫使腹部向前凸出的局面。
02 這些不良體態可能會壓迫腹腔讓肚子越來越大
■長期駝背坐姿,加劇上腹凸出
駝背坐姿時,胸腔和腹腔好比兩個水球朝中間施力,壓得膈肌上下兩難。時間一長,用進廢退,膈肌慢慢固化了運動範圍,影響呼吸效率和腹壓調控,腰酸背痛也就找上了門。
想要舒服一點,我們會在吸氣時胸腔抬起、肋骨向外擴張,肚子卻基本不動。但這只是一種代償,吸氣越多,胸腔給腹腔的壓力越大,腹內壓失衡,肚子向前頂,就會看上去更加凸出。
■經常頂肚子站立,腹部突出的隱形推手
頂肚子站立時,骨盆前傾,腰椎前凸,腹腔臟器被推向前。小腸/結腸墜入下腹,腹直肌被拉長無力,失去兜住內臟能力,小腹自然而然就突出了。

■習慣性吸肚子,下腹無力,反成肚子大的幫兇
有的朋友日常生活中非常注意收肚子,運動時也不忘肚子發力,然而,吸肚子≠收核心。很多人吸肚子只管上邊,下腹沒有力量。
上腹被夾緊,膈肌被「掐住」,活動範圍再次被縮小、變僵硬。腹內壓建立不起來,肚子中間好比被繩子緊緊勒住,無力的下腹部異常突出。長期戴束腰、穿褲腰太緊的褲子,風險會再次增加。
03 三個動作改變體態型腹凸
這種不良體態導致的腹凸,不但體態不好看,常常還會伴隨一整套連鎖反應,給身體帶來健康隱患:
·腰椎過度前凸,椎間盤壓力過大,會增加腰肌勞損、椎間盤突出風險;
·膝踝退化,大腿內旋、膝蓋內扣、小腿外旋,會增加膝關節炎風險。
這種身材形成後,需要改善姿勢、加強核心肌群,而非盲目做大量虐腹運動。首先教會大腦和身體正確的呼吸模式,手動幫腹部筋膜和內臟進行松解。再激活深層核心,幫腹腔建立良好的腹內壓,凸出的小腹自然也就會被吸回來了。
■松解異常的筋膜:平躺在瑜伽墊或床上,雙腳腳掌踩地,下背貼住地面。雙手用四成力度,從肚臍眼周圍打圈按揉腹部。注意!手的力度要從表皮下沉滲透一些,也就是把肚子往下壓3厘米左右。平時沒事兒想到就能做,坐着也能做,每次5分鐘。

■重新訓練正確的呼吸模式:保持剛才的平躺姿勢,緩慢、輕柔、不出聲地用鼻子吸氣,讓氣充滿胸腔和腹腔。雙手可以放在胸腔和腹腔的不同位置,檢查氣是否已均勻充滿。重點關注感受腹股溝和後側下背部分,這兩個部位進氣比較難。

也可以用雙手在肋骨兩側微微向中間按壓,感受吸氣時肋骨向兩側擴張,把手頂起來。呼氣可以用嘴呼,同樣保持緩慢、輕柔、不出聲。


這個呼吸練習隨時隨地都能進行,每次5~7分鐘。如果練一半感到有點頭暈,說明呼氣太用力,可適當調輕一點。
■加強核心鍛煉:瑜伽小球充氣別太滿。沒有小球的,也可以用抱枕替代。每次抬腿時候先下意識穩定住核心,讓身體不要左右亂晃或塌腰。感覺肚臍眼周圍深層肌肉發力,緩慢把大腿帶起來。另一條腿踩實地面,大腿前側和後側都會感覺到發力。保持勻速自然呼吸,不要為了穩定核心而憋氣。

這個動作是為了在上面兩個動作的基礎上,激活髂腰肌。同時讓重力帶着內臟向頭頂上方走,最後在輕微的不穩定平面下,激活深層核心肌群,搭配橫膈呼吸的進行,讓身體核心與肢體間產生有效連結。
練習之後你就會發現,之前減不下來的肚子變平坦了,肩頸都得到了放鬆。
(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綜合丁香醫生)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