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香港今年12次掛波 鄧炳強:犯險追風現時有法可治

2025-10-05 08:12:24 香港
●「麥德姆」移動路線。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香港天文台預測,颱風「麥德姆」今日(5日)凌晨至早上最接近本港,並於本港西南約300公里外掠過。除非與「麥德姆」相關的烈風區更為接近珠江口,否則本港普遍持續吹烈風的機會較低,三號強風信號將至少維持至今日中午12時。這是香港天文台在今年內發出的第12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打破1946年以來一年內「掛波」次數的最高紀錄。天文台提醒市民,今年風季仍未結束,應繼續作好準備,切勿因進入秋季而掉以輕心。

香港天文台在前晚7時4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昨日下午12時20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本港天氣在昨日下午4時開始轉差,離岸及高地間中吹烈風,其間出現一陣狂風雷暴。昨晚10時,颱風「麥德姆」集結在香港以南約360公里,預料向西北偏西移動,時速約25公里,橫過南海北部。

早上
午後

渠務署加強巡查防水浸

因應與「麥德姆」相關的狂風驟雨及強風可能影響本港,各政府部門嚴陣以待。民政事務總署已設立一條二十四小時緊急事故熱線2572 8427供市民查詢有關消息。

渠務署前日召開了管理層會議商討策略,並派遣人員加強巡查全港約240個容易因淤塞而水浸的地點,於昨日全面完成清理工作,進一步減低水浸風險。

渠務署表示,將繼續與天文台保持緊密聯繫,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時刻保持高度戒備,並在有需要時,迅速增派人手和緊急應變隊伍,及時清理淤塞,又呼籲市民如果發現排水設施淤塞或有水浸情況,可致電 24小時渠務熱線 2300 1110,署方會盡快派隊伍清理相關渠道或河道。

天文台預測,今日本港風勢頗大,海有大浪及湧浪,間中有狂風驟雨及雷暴,稍後驟雨減少,風勢逐漸減弱。展望中秋節天色好轉,但早晚部分時間多雲。隨後一兩日大致天晴,日間酷熱。

●渠務署超前應對,巡查240個水浸黑點及時清渠。

今年已形成27個熱帶氣旋

天文台在天氣隨筆「破紀錄的2025年風季」文中表示,今年截至10月3日,共有27個熱帶氣旋影響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當中有12個引致香港天文台需要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包括「麥德姆」),打破1946年以來年內「掛波」次數的最高紀錄。今年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數目較正常偏多的主要成因可歸納為兩方面,包括海洋條件:今年6月至9月期間西太平洋海面溫度較正常偏高。尤其是西太平洋暖水區面積較大,廣闊的暖水區提供充足的熱能及較高的大氣不穩定度,促進積雲對流發展,有利熱帶氣旋形成。

另一個成因是大氣環流,今年6月至9月期間副熱帶高壓脊較多時間呈現偏西伸展的態勢。此配置不但降低了熱帶氣旋於西北太平洋轉向偏北路徑的機會,亦使副熱帶高壓脊南側的東風引導氣流在菲律賓附近海域形成有利的通道,讓在西北太平洋或南海形成的熱帶擾動或熱帶氣旋移向南海北部,提高影響華南沿岸及香港的機會。

統計資料顯示,在過去10年(2015年至2024年),當中有5年曾經有熱帶氣旋於11月或12月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內。綜合考慮最新厄爾尼諾及拉尼娜的海洋現象,以及與之對應的南方濤動大氣現象狀態的影響及不同氣候模式預報,預料副熱帶高壓脊會在2025年10月至11月初大部分時間保持西伸態勢,而期間西太平洋海面溫度亦會略高於氣候平均。這些條件將繼續有利熱帶氣旋在西北太平洋發展並移入南海。今年風季仍未結束,請市民繼續作好準備,切勿因進入秋季而掉以輕心。

2025年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

鄧炳強:犯險追風現時有法可治

早前在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期間,有市民追風逐浪自蹈險境,更有一家大小因觀浪而發生嚴重意外,警方其後執法拘捕4人。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昨日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表示,現時針對追風逐浪行為並非無法可依,當局已開始引用疏忽照顧兒童罪、泳灘規例及郊野公園條例等執法,若有人在惡劣天氣下不聽執法人員勸告,亦有可能觸犯阻差辦公罪。局方會觀察成效再仔細研究是否需要訂立新法例規管。

視乎成效再研是否立法

針對追風逐浪的行為,鄧炳強認為應先以現行法例執法,視乎成效再思考下一步是否要訂立新法例。「要立法也不是那麼簡單,例如你要在什麼地方指明這是禁區?因為每次打風面對的風險也有不同,有時候在海邊,有時候是塌樹,怎樣去告訴市民,接着怎樣執法,這些都是要考量的問題。我想香港的情況可能跟很多地方不一樣,有些人(身處)的路很近海邊,如果單純用這個方法是否最有效?我們都要仔細研究。」

除了引用康文署等規例檢控追風逐浪人士,若有人在惡劣天氣下不聽執法人員勸告,亦有可能觸犯阻差辦公罪。

惟若市民到不屬於政府範圍地方觀浪,現有規例未必適用。對此,鄧炳強直言:「每一個市民都要為自己的行為或生命負責,你的生命是最重要的,為何明知是一個很危險的地方,你還要去?我想你都要為自己負責,這個行為說誇張一點,好像自殺一樣,你是否仍要做這件事?我想最終是要教育市民,不要以為這一刻看到沒危險,其實打大風走出來,必然已經存在危險,而且(危險)很大。」

被問及會否向獲救者收取救援費,鄧炳強則說:「救人當然是我們的天職,要盡量救人,如果有市民因為怕會被罰錢而不報警,損失了一條人命,我想這個是我們不願意見到的,所以我們在這個階段都不會考慮這件事情。」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