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主創團隊衝刺排練 文匯記者探營十五運開幕式倒計時籌備工作

2025-10-04 07:44:11 神州
●十五運會開幕式主創團隊衝刺排練中。圖為10月1日晚,廣東奧體中心舉行開幕式儀式環節排練,旗幟標兵正在入場。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10月1日凌晨完成第二次聯排,未來一周還有兩場聯排。而且本月中,製作環節的施工項目要全部完工,我們在『雙節』假期反而更忙碌。」1日晚,十五運會開幕式製作總監魏來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進入10月,十五運會開幕式倒計時正式邁入「3」字頭,當廣大市民以輕鬆心態迎來國慶中秋8天長假時,開幕式團隊卻到了籌備衝刺階段。根據天氣預報,廣州5日、6日將迎來颱風,而颱風天前後,還有兩場重要的開幕式聯排,主創團隊、演職人員及後勤保障人員需要與時間賽跑,反覆打磨細節、優化流程,只為奉上一場精彩的體育文化盛宴。

●10月1日晚,十五運會開幕式製作總監魏來(左二)與同事在討論工作細節。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9月30日晚,在廣州環城高速、廣園快速路的出城方向,私家車綿延數公里,紅色車尾燈將兩條出城幹道映成舞動的「火龍」。而在「火龍」交匯處兩三百米處,廣東奧體中心燈火通明,十五運會開幕式第二次整體聯排正在場內緊張進行。待聯排結束已是次日凌晨兩點,魚貫走出的主創團隊和演職人員,在夜幕中迎來國慶日。

加班加點保證每個環節不出錯

10月1日中午,安置好孩子後,魏來驅車早早來到廣東奧體中心,從一場例會開啟全天的忙碌。製作團隊是整個開幕式最核心的保障部門,他和團隊十多個部門的同事,幾乎每天都是最遲離開、最早到場。談到當前的工作,魏來說,燈光、音響、網幕、威亞正在調試優化,聖火點燃的設施正加緊搭建,文體表演和儀式環節的切換通道已經開始收尾,工作在緊張的氛圍中有序推進。

國慶假期前三天,廣州雖然熱浪襲人,但無風無雨的晴朗天氣反而給了製作團隊「黃金窗口期」,大家加班加點,工作做得細之又細,保證每台設備、每個環節處於最佳狀態。5日和6日,廣東將迎來颱風天氣,那又將是團隊的另外一種忙法。

魏來一邊說,一邊緊盯着場地中央——舞台通道拆卸排練正在緊張進行。十五運會開幕式主體分為儀式環節和文體表演,當粵港澳聯合入場結束,儀式環節要以最快的速度切換到文體表演。「我們要求必須在1分鐘左右的時間完成10餘米通道的拆除工作,延時會是一個重大事故。因此,拆除工作看似簡單,但如何優化流程和人力,需要反覆打磨和演練。」魏來說。

凌晨3點睡覺 導演組全程把關

開幕式執行總導演孟可心裏牽掛的事不少,凌晨3點鐘睡覺,對他來說已經算是「早休」,這種狀態要延續到開幕式結束。眼下,天氣是他最牽掛的事之一,根據天氣預報,5日、6日廣州又有颱風,而颱風天氣前後有兩場重要的開幕式聯排。「5日之前,我們不允許浪費任何一點時間,推進各環節的細節打磨工作。5日和6日正值颱風天和中秋假期,開幕式演員將休假兩天,但我們導演組和技術部門要繼續工作。」孟可說。

●十五運會開幕式執行總導演孟可(左)和高燕(右)國慶期間指導籌備開幕式。香港文匯報廣州傳真

作為孟可的搭檔,同為開幕式執行總導演的高燕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事實上,執行總導演的工作是很垂直的,比如,舞台動作和音樂的脗合度、燈光和音效的配合等,他們都要參與把關。「我和孟導是多年的拍檔,也很有全運情結,十五運會將是我們以主創人員身份參與的第三屆全運會,很有緣。」高燕說。

過去10餘年,魏來參加過廣州亞運會、成都大運會、成都世運會等多個大型賽會以及數不清的節慶活動製作工作,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他和家人很難有一個完整的團聚時光。十五運會開幕式倒計時30日當天,也是他和愛人結婚10周年紀念,別說旅行慶祝,就是坐在一起吃個像樣的晚餐,都成了奢望。

灣區人情味濃 團隊享溫馨時刻

雖然無法和家人團聚,開幕式團隊亦有屬於自己的溫馨時刻。「參與十五運會開幕式工作以來,除了颱風天,我很適應大灣區的生活和氣候,也很享受這裏的人情味。比如,香港的劉偉強導演會在百忙之餘給大家煲湯,我也會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後給大家煮一鍋北方的西紅柿雞蛋麵。」孟可說。而在10月1日當天,恰逢開幕式宣傳團隊攝影助理小關的生日,同事們買好了生日蛋糕,在忙碌間隙給他過了一個「戰時」生日會。

在國慶和中秋假期中度過全運會導演工作,對孟可和高燕兩人來說是第一次,同時也是兩人第一次在南方過中秋節。 「我們倆是北方人,來到大灣區,當然要入鄉隨俗,比如,大家會一起吃廣式月餅、港式月餅、澳門點心。如果有條件,我也希望帶來北方的五仁月餅,讓大家一起過一個南北融合的中秋節。」高燕說。

規劃好演員吃喝拉撒「最優流程」

一個涉及數千人的開幕式,周密的後勤保障工作顯得十分重要。演職人員的吃喝拉撒看似瑣碎,可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或是某個人沒有照顧到,就可能出現事故級紕漏。作為十五運會開幕式演員保障專責人員,曾綺雯在國慶期間的工作和往常並沒有兩樣,因為多了兩場開幕式聯排,工作甚至更加緊張。

10月1日是開幕式的儀式環節排練,參與的演員達數百人。前一天,曾綺雯和同事就把1日的用車安排和餐飲計劃表,提前發給供應商。至於演員們具體吃什麼,早在一周前就已經做好了計劃。當中,單單是因演員食物過敏、少數民族飲食等因素,準備的特殊餐就有幾十類。

「做好計劃後,我們還要到餐廳檢查衞生環境。演員用餐區共有4個,我們每一天都要根據排練情況來規劃好用餐區,不讓他們走錯通道和樓梯,最終以最優的流程,讓大家吃好。我們還要無縫對接好每個節目演員的排練工作。」曾綺雯說。吃飯人數和順序,每天都是不一樣的,比如10月1日儀式排練有數百人吃飯,而10月2日的文體節目排練,就餐人數又驟增至數千人。

因為吃飯問題而影響排練及正式演出效果,概率並不小。比如,9月場外排練期間,有演員因為「上工」時間安排不當,空腹參與排練,最終因低血糖而暈倒。如果在正式演出時出現這種情況,就算是較大演出事故。「假期期間大家堅守崗位,我們也會有一些人性化考量。比如,國慶日當天,我們給每一位演員加了一根雞腿,受到大家的歡迎。」曾綺雯說。

曾綺雯和同事的工作不單單管「吃」,演員們的候場、入場以及不同節點的如廁問題等,都要給大家做提醒,避免節外生枝。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