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高中中史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內容 兩年後全面推行

2025-10-04 07:29:00 香港
●新的中史科讓學生全面認識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社會、民族關係、中外交流等方面的歷史發展。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為進一步加強香港青年及學生的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特區政府教育局昨日公布優化高中中國歷史科和歷史科課程框架,以現行課程為基礎精簡內容,平衡並突顯兩科的互補特色,共同培養具備愛國精神和世界觀的人才,立德樹人。中史科課程強調「古今並重」,讓學生全面認識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社會、民族關係、中外交流等方面的歷史發展。優化後的課程,在歷史時期劃分上會更細緻,除原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建設部分,並會新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內容,結合原有的改革開放部分,幫助學生在認識國家數千年文明脈絡的同時,能更理解當代中國的發展道路和成就。兩科優化課程於2027/2028學年中四級全面推行,並適用於2030年及以後的中學文憑試(DSE)。

特區政府教育局昨日向全港學校發出通函,公布課程框架優化事宜。通函表示,現時高中中史及歷史科實施至今已超過16年,有必要持續更新和優化,以涵蓋國家近年發展概況,讓學生學習時可與時並進。是次優化旨在培養學生具備家國情懷、國民身份認同和世界視野,並與2025年施政報告提出,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日常學與教的目標相呼應。

●香港師生參與中史及歷史科教育及考察活動。蔡若蓮Fb圖片

讓學生認識改革開放成就

中史科會以現行課程為基礎更新部分課題內容,以配合最新課程發展趨勢,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民族感情、國民身份認同及家國情懷。必修部分將分為古代史與近現代史,共劃分為十個歷史時期;而選修部分則設國家管治制度、經濟社會發展、中外交往的課題,供不同志趣的學生三選一深入學習。

香港文匯報記者在比較新舊的高中中史科課程框架時,發現近現代史劃分得更為細緻,由三個歷史時期增至五個;包括將原有的「辛亥革命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期,分為「中華民國至抗日戰爭前」及「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兩個時期,以進行更仔細探討。

高中中史科優化課程框架及主題

新中國的成立及之後也會劃分為兩個時期,在保留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及建設時遇到的困難與調整等課題以外,課程框架亦將改革開放與新增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相關內容整合,包括解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的背景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讓學生概括認識改革開放在外交、經濟、科技(航天及交通)方面的成就;了解中國政府分別對香港和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的經過,並說明「一國兩制」的落實及對祖國統一進程的意義;以及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

歷史科着重中外聯繫

歷史科會更新及整合不同課題的內容,讓學生在研習世界史時,清晰了解國家在近現代國際舞台上的角色與貢獻:必修部分會分三個單元,從宏觀角度建立學生對近現代世界史和國家歷史主要發展的基本認識,加強世界史與國家歷史的連繫,並了解國家在相關時期的角色、作用和貢獻;二選一的選修部分,則從國際合作,和海外華人漂泊與自強的方向作延展。課程透過連結家國情懷和世界視野,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以成為對國家及世界有識見及負責任的公民。

高中歷史科優化課程框架及主題

至於評核方面,通函指出,優化後的中史及歷史科會同步更新公開評核,增加評估架構的靈活性,並引入更多元性及客觀性的題型,平衡考卷的廣度與深度,課程發展議會及考評局的相關工作小組和委員會現正討論具體安排,詳情將盡快公布。

教育局將辦簡介會 讓教師掌握全局

因應高中中史和歷史科課程框架優化,特區政府教育局將有一系列的配套安排,包括於本月20日(星期一)舉辦優化高中中國歷史科及歷史科課程框架簡介會,教師可經培訓行事曆系統報名。局方還將開辦培訓課程,同時開發多元教學資源,強化教師網絡。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日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現行高中兩科歷史課程實施已逾16載,國家和社會發展一日千里,課程檢視與優化刻不容緩。兩科的優化課程以現行課程為基礎,精簡內容,平衡並突顯兩科的互補特色,共同培養具備愛國精神和世界觀的人才,立德樹人。

推支援措施 訂考核準則

她介紹,中國歷史科強調「古今並重」,讓學生全面認識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社會、民族關係、中外交流等方面的歷史發展,在認識國家數千年文明脈絡的同時,更理解當代中國的發展道路和成就;歷史科則立足宏觀視角,讓學生在研習世界史時,清晰了解國家在近現代國際舞台上的角色與貢獻。

在優化課程框架公布後,教育局會即時展開各項支援措施,公開評核的設計亦正同步進行,將配合優化課程框架,平衡考卷的廣度與深度,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考評局將相應擬訂《評核大綱》與製作樣本試題,並舉辦工作坊協助教師掌握考評要求。

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林思嫺昨日在「局中人語」撰文補充,為支援學校於2027年9月順利推行新課程改革,教育局會舉辦簡介會,向教育界和出版界講解優化課程的理念及原則;發問卷蒐集意見,以蒐集學校推行優化課程的準備情況和支援需要,將來制定支援策略和措施;發布《課程及評估指引》;繼續強化教師網絡,促進教師經驗分享和專業交流,及舉辦教師專業發展課程,涵蓋課程詮釋、課程領導與規劃、知識增益、學教評策略及歷史考察等,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並開發多元化的學與教資源,供教師使用及參考。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