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波蘭口岸恢復通行 班列出口商心有餘悸 中企尋求出口「更多備選路線」

2025-10-04 04:22:28 內地
中歐運輸主要通道對比
●「義新歐」中歐班列在中斷13天後恢復開行。香港文匯報浙江傳真
●9月23日凌晨,全球首條中歐北極集裝箱快航航線從寧波舟山港啟航。 香港文匯報浙江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莉 浙江報道)「總算開通了,十幾天都沒睡好覺,現在終於能放心一點了。」北京時間9月25日下午5時,「義新歐」中歐班列MW-373次在白俄羅斯布列斯特口岸完成整列換裝後,再次鳴響汽笛駛向波蘭馬拉舍維奇口岸。 這是波蘭口岸關閉13天後重新開放,恢復開行的首趟「義新歐」歐洲方向班列。浙江出口商周江行說,「中歐班列是出口歐洲既穩定又省時的選擇。但經過這次折騰之後,今後還是要多做一些備選項才行。」

經過10多年發展,中歐班列已經形成四條主要線路:經滿洲里出境俄羅斯的東通道,經二連浩特出境蒙古、俄羅斯的北通道,經新疆阿拉山口出境中亞到波蘭的中通道,以及從霍爾果斯出境經哈薩克斯坦、土耳其的南通道,也稱「中間走廊」。其中,經波蘭的中通道是開行量最多的線路。

約300中歐班列滯留 歐洲客商日日催貨

當地時間9月9日,波蘭宣布從11日午夜起全面關閉與白俄羅斯的所有邊境口岸,包括3個鐵路口岸、1個汽車口岸和1個卡車口岸,理由是「應對俄羅斯與白俄羅斯12日在白俄羅斯啟動的聯合軍事演習」。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記者會上表示,中歐班列是中波、中歐合作的旗艦項目,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中方並敦促波方切實採取有效措施,確保班列安全順暢通行,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位於波蘭境內的馬拉舍維奇口岸是歐洲最大的鐵路換裝中心和中歐班列進入歐盟的關鍵樞紐,承擔超過90%的中歐班列換裝與換軌任務,並經此進入歐洲。此次「黑天鵝」事件讓中歐班列這條連接26國220城、年貨運量超百萬標箱的亞歐物流大動脈瞬間停滯。約300列裝載着汽車零配件、電子產品、聖誕禮品等產品的中歐班列滯留白俄羅斯邊境,加劇了跨境賣家、歐洲進口商及零售商的「庫存告急」風險,部分企業面臨供應鏈斷裂壓力。

「『義新歐』班列開通十多年來,問過很多人一個問題『中歐班列的危險在哪裏』。只有一個人的回答是『波蘭馬拉舍維奇口岸關閉』。」波蘭口岸關閉後,「義新歐」中歐班列運營方負責人馮旭斌在朋友圈裏發了這樣一條消息,顯然波蘭這次舉動也超出了他的預料。第一時間,他們就從德國總公司派出專人前往口岸蹲守消息。但又令他沒想到的是,這一等就等了十幾天。

「我們這次的貨物主要有小家電、聖誕季禮品,還有一家歐洲學校校慶採購的禮品,所以才選擇走中歐班列。因為它一般22天左右就能到,不會耽誤客戶的時間。」周江行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停滯的十幾天時間裏,不僅他着急,歐洲客戶也着急得不行,每天都要打電話問「貨到哪兒啦」。「這不僅是違約賠錢的事,也是做生意信用的問題。萬一趕不上時間,人家學校校慶、聖誕禮品舖貨都怎麼辦啊。」

中歐北極快航成「中歐第三通道」

就在波蘭口岸臨時關閉期間,全球首條中歐北極集裝箱快航航線(以下簡稱:中歐北極快航)9月23日從寧波舟山港正式啟航,向着英國最大集裝箱港口弗利克斯托港駛去,成為「中歐第三通道」。據悉,該航線取道北極東北航道,經白令海峽直達歐洲,將海運時效縮短至18天。

航線首航運營方、海傑航運(香港)有限公司CEO李曉斌介紹,相比中歐班列25天、蘇伊士運河40天及好望角航線約50天的運輸時間,中歐北極快航具有絕對優勢。「同時該航線所經區域政治經濟形勢相對穩定,減少了海盜和擁堵以及戰爭波及的風險隱患,提升了航運公司船隊航行的安全系數,打通『冰上絲綢之路』,確保中歐供應鏈『第三通道』安全。」

該航線的首批貨主、浙江出口商陳宏表示:「中歐北極快航在運費上,相比中歐班列單櫃成本7,000美金左右,要降本30%以上。這給『中國製造』出口歐洲多了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同時,他認為,該航線的時間優勢讓「中國製造」開拓歐洲市場更具競爭力,尤其對於電子產品、「新三樣」等高貨值產品。

在波蘭口岸宣布重新開放後,「義新歐」中歐班列運營方第一時間向貨主們發出了通知,表示會全力以赴協調處理滯留口岸的班列,盡全力將客戶的商品追回運輸時效、安全運送至目的地。但周江行仍心有餘悸,「雖然中歐班列目前看來還是性價比最高的運輸方式,每箱成本大約在4,000至8,000美元之間,比海運成本是要貴好幾倍,但時間卻能縮短一半多。空運成本實在是太高了,對我們這樣的小商品來說,一般不會選擇。」他坦言,「在局勢不穩定之下,後期出貨還是會綜合考慮,再作出選擇。但性價比肯定還是最關鍵的因素。」

「海運不太受地緣政治影響」

「中歐北極快航大大縮短運輸時間,確實是一條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新航線,但最關鍵的是它是一條相對穩定、不太受到地緣政治影響的中歐航線。」亞覓出海研究院創始人、中國跨境電商50人論壇成員程桂良表示,「近期遭遇中歐班列波蘭口岸關閉,無論是對中國企業來說,還是歐洲供應鏈來說,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在此情況下開通新航線,從長期來看,它會成為中歐經貿合作非常重要的一條通路。對於跨境電商來說,也多了一個更好的備選方案。」

同時,他分析認為,從運營角度來看,中歐北極快航發展潛力大。「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北極冰川融化時間從兩三個月延長至四個月甚至半年,為北極通航提供了條件。同時,加上中國破冰船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規模化使用,運營效率會顯著提升。現在航線還是初始階段,運營綜合成本可能還比較高,但我相信,未來隨着運營常態化,在保證時效性的基礎上,運輸成本也會隨之下降。」

中歐班列停滯影響

●歐洲商會發出警告,供應鏈中斷已導致歐洲市場成本上漲15%,德國汽車製造商被迫啟動「空運應急計劃」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警,9月底前歐洲或減產波及5萬崗位

●法國化妝品原料短缺

●波蘭汽車廠零件告急,聖誕季採購計劃全面打亂。波蘭全國商會表示,關閉邊境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莉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