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聯邦政府因國會共和黨與民主黨人未能就臨時撥款法案達成共識,自當地時間周三(10月1日)凌晨起陷入停擺。參議院共和黨領袖圖恩表示,預料本周內難以完成表決,政府停擺狀況很可能持續至下周。政府停擺為美國經濟帶來重大損失,一份研究報告稱,停擺每周可造成高達70億美元(約545億港元)經濟損失,另一份白宮內部備忘錄更稱每周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損失達150億美元(約1,168億港元)。
據英國《衛報》報道,特朗普政府內部的高級官員承認,聯邦政府停擺若看不到盡頭,可能會損害美國經濟。財長貝森特接受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訪問時指出,「這不是進行談判的方式,政府停擺會導致GDP下降,我們可能會看到GDP、經濟增長和美國勞工都遭受打擊。」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我們估計政府每停擺一周,美國第四季度GDP增長率就會下降0.1個百分點,相當於每周給經濟造成70億美元損失。」報告列舉聯邦工作人員被迫放假導致工資減少、政府商品和服務採購延遲,以及需求下降的影響。
上次35天停擺損失逾850億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獲得的一份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備忘錄顯示,美國經濟受到的打擊可能更大,估計停擺每持續一周,可能導致美國GDP損失150億美元,而持續一個月的停擺,將導致額外4.3萬名工人失業。備忘錄估計,為期一個月的停擺將導致美國消費者支出減少300億美元(約2,334億港元)。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上一次政府停擺(即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持續35天的政府局部停擺),至少給美國經濟帶來110億美元(約856億港元)經濟損失,其中包括30億美元(約233億港元)的永久損失。
參院周五再次開會,就延長聯邦政府資金的臨時撥款法案進行投票。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預計參院民主黨人將再次阻止法案通過。若法案周五仍未通過,而參院預計不會在周末開會,參院或到下周才能再次舉行投票,聯邦政府「停擺」也將隨之持續到下周。
圖恩正積極拉攏搖擺不定的民主黨人,爭取他們支持撥款法案。根據參院議事規則,需要60張支持票才能推動法案過關。目前共和黨在參院僅佔53席,因此仍需多名民主黨人「倒戈」。
最新消息顯示,兩名民主黨參議員和一名獨立參議員在周三的投票中支持法案,但仍未達到60票的門檻。圖恩表示,他相信民主黨人最終會與參院民主黨領袖舒默分道揚鑣。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