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懷化的曉華(本名李靜)在城中村經營「靚點髮型店」 十餘年,因一條16秒的方言理髮短視頻意外走紅。視頻中她一句 「劉海要蓋眉毛嗎」「讓你笑着走出理髮店」,戳中無數人對真誠服務的期待。
她始終堅守理髮本質:男士剪髮30元、女士45元,從不推銷辦卡或套餐,與丈夫分工明確,遇複雜需求必反覆溝通。爆火後,外地顧客坐飛機來排隊,懷化文旅連夜為其所在街區鋪柏油路,周邊衍生出網紅集市。她拒絕資本介入,堅持手工剪髮,甚至受邀為春晚主持人修鬢角。
山東淄博的許洪學在八大局便民市場開鍋餅店七年,2023年淄博燒烤熱潮中,因「表情管理失敗」的炒菜視頻意外走紅,被網友稱為 「炒餅哥」。
流量背後是極致的辛勞:走紅前日均炒百八十斤鍋餅,走紅後飆升至1,000多斤,工作時長從8小時延至16小時以上,最忙時連軸轉20小時,手臂酸痛、嗓子嘶啞三次。他被「拴」在店裏,許久沒能回老家看望妻兒,市場甚至專門派志願者維持排隊秩序。面對鏡頭前的「笑一笑」要求,他從不適到接納,最終以始終如一的熱情回應顧客。
在城市的街頭巷尾,有這樣一位炒麵小哥格外引人注目。為躲避城管管理,維持生計,他開啟了一場獨特的「生存奔跑」。每當看到城管身影,小哥便迅速推起載滿廚具和食材的推車,邊跑邊熟練地翻炒着鍋中的麵條。鐵鍋與鍋鏟碰撞,發出有節奏的聲響,熱氣騰騰的炒麵在他手中翻飛。儘管場面有些狼狽,但他的動作一氣呵成,炒麵的香氣隨之飄散。
用自己的方式尋找生存空間:這段邊跑邊炒麵的視頻被路人拍下傳到網上,瞬間引發廣泛關注。網友們被小哥為生活努力奔波的模樣所打動,在他身上看到了底層勞動者面對生活困境時的堅韌與不屈。
山東臨沂的宋金波深耕家電維修20餘年,憑借「修好再收費」的誠信經營和「10 元換耦合器」的實在報價,在短視頻平台收穫430多萬粉絲。他的維修視頻以第一視角呈現:茶吧機、微波爐等故障家電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搭配快節奏BGM和專業講解,被網友稱為「家電急救指南」。
門店玻璃桌就是「手術台」:宋金波遇到複雜故障時,會邊修邊查資料,他坦言「還有很多修不了」,但承諾「能修的一定修好」。走紅後,他的日營業額翻倍,但仍堅持每天鑽研技術,希望通過視頻分享更多實用維修知識。
●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萍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