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克勤 立法會議員
近日,美國國務院拋出所謂「投資環境報告」,再次對香港營商環境與法治水平大肆抹黑,炮製出諸多毫無事實依據的指控。這種行徑不僅是對香港的惡意中傷,更是對國際公平正義的公然踐踏,其背後隱藏的是美國一貫的霸權思維和遏制中國發展的險惡用心。
該報告將矛頭首先指向香港實施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妄稱影響外界對香港法治的信心。然而,事實勝於雄辯。截至去年,近10,000家母公司在海外及中國內地的企業選擇香港作為基地,這一數字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母公司在美國的公司近1,400家,同比上升9%。這一數據直觀地反映出,國安法律的實施不但沒有使香港的營商環境惡化,反而讓社會秩序更穩定、吸引了更多企業前來投資興業。
諸多投資者加強在港布局
香港美國商會今年初的年度會員調查顯示,83%的在港美企對香港法治有信心,較2024年及2023年分別增加4個及10個百分點;70%的企業表示其運作未受國安法律影響。這些在港美國企業長期扎根香港,對香港的法治環境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它們用實際行動和真實數據表明,香港的法治依然穩固,國安法律不僅沒有破壞香港的法治,反而為香港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美國國務院的報告為何對這些關鍵數據視而不見,難道是憑着主觀臆斷就得出所謂法治受損的結論,難道不覺得荒謬嗎?難道這些在港美企的切身體會,還比不上美國國務院的「紙上談兵」嗎?
報告還聲稱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削弱了香港自治,為企業和外商帶來不確定性。此番指控更是無稽之談。今年以來,港股表現強勁,恒生指數上升約30%,新股集資額大幅增長,位列全球第一。這一數據反映出國際資本對香港市場的信心不斷增強,大量資金湧入香港股市,為香港的金融市場注入了強大動力。銀行存款上升約8%,接近19萬億港元。上述數據不僅體現了香港在金融領域的強大競爭力,也表明國際投資者對香港未來發展的樂觀預期。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美國國務院炮製所謂「削弱自治、帶來不確定性」的謬論,實在是自扇耳光。
不僅如此,多家國際大型銀行已將高層管理人員調派至香港。據外媒報道,德銀、摩根大通、渣打、花旗集團及星展銀行等開始在香港增聘人手。投資者向來是最誠實的,這些國際金融機構若不看好香港前景,怎會將大量資金和人才部署到香港,還積極招兵買馬擴展業務?它們看中的,正是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以及香港穩定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營商氛圍。美國國務院的報告在諸多事實面前,根本站不住腳。
美國自臭不覺 理應反思
而真正為全球經貿和地區安全帶來極大不確定性的,正是美國自身。特朗普當局的單邊主義貿易政策,以關稅大棒掀起貿易爭端,肆意破壞運轉順暢的國際貿易體系,這種行為才是對全球經濟的嚴重傷害。美國不顧國際規則和他人利益,只考慮自身政治私利,這種霸權行徑已經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然而,美國當局不僅不反思自己的錯誤,還一味地對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抹黑攻擊和無端干預,實在是毫無道理可言。
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不會因為某國政府的惡意抹黑和貶低而消失。資金流向不會說謊,企業部署最為誠實。誰能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機遇與穩定性,企業自然就會加大投入。香港憑藉自身的制度優勢、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強大的市場潛力,吸引着全球各地的企業和資金。
美國當局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抹黑攻擊無法掩蓋事實,無端干預只會損害自身形象和利益。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各國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任何試圖通過抹黑他國來維護自身霸權的行為都是行不通的。香港必定會繼續堅定發展,用實實在在的經濟成果,作為對外部抹黑攻擊的最有力回擊。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