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達智
時光荏苒,上一次來梅塘,春秋二祭的秋季拜祭祖先,已是40年前。
那年在倫敦讀完第二個學位時裝設計,自4歲開始學校求學的人生歷程告一段落,放鬆心情遊遍歐陸及北非摩洛哥,計劃回港探親,誰知一待便是大半生。
到埗香港,趕上同堂族人回內地拜祭祖先,那已是暫停好幾十年的活動。如果嚴格遵從,要掃墓的祖居地還包括河南鄧州巿、江西吉水白沙鄉。深圳與東莞比較接近,容易行動。兩天的行程,先去深圳小梅沙背後山上俗稱梅沙的祖墳,在深圳留宿一宵,次晨前往東莞黃崗鎮梅塘祖墳。
當年深圳被劃為經濟特區未幾,龐大發展正起步,公路仍未算發展成熟,也無多餘旅館可供數十人同時入住。被安排入住祖母娘家沙頭(上沙)、黃氏親戚新建的房子,吃最道地的寶安鄉下菜,豬和雞都是自由放養肉質香噴噴,蔬菜都是沒有農藥自家種的原生香甜。
當年小梅沙沙灘仍未見享受海浴的泳客遊人,一行人依山路直爬數百米,爭秋奪暑時分大汗淋漓,但回望小梅沙及大鵬灣對岸香港鹿頸一帶,超級心曠神怡的美麗風景,永誌難忘。
東莞黃崗鎮梅塘是個寬敞的水庫,祖墳立於水庫背後小山的山腰,山水風景如畫,來拜祭猶如秋季旅行。不論梅沙還是梅塘都給我留下極佳印象,心底起願,往後年年都要重來探望。誰知進入職場,忙碌了數十載,再也沒有回來過。幼弟今年決定帶同一對9歲雙胞胎兒子祭祖,邀我同往。雖然膝傷舊患才剛剛在廣州被隱世藏醫治好,為了侄子們也毅然決定同行。
今天中國,無庸置疑是世上發展之神,公路網鐵路網皆世上首屈一指;前往梅沙祖墳的公路可以接上惠民行山綠道,下車後只需再走20分鐘山路直達。梅塘那邊沿水庫築好平整寬敞可行車、可走路的綠道,大家在去程都同意邊行邊賞風景,在回程時才乘車。
從祖墳望向水庫及遠景鄉鎮,景色十分怡人,大片山水風景放下梅塘舊名,已取非常得意新命名:蝴蝶地。表示湖山之間亦是蝴蝶培育地,可預見山水常綠,花樹在蝴蝶飛舞的景觀吸引下,成為每年緬懷祖先春秋二祭重來,額外增添的優惠元素。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