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是內地國慶中秋黃金周第一日,亦是香港的公眾假期。近年的國慶黃金周對香港而言,早已不單是內地旅客南下消費的「黃金檔期」,更逐漸演變為全港市民與國家同歡、普天同慶的重要節日。特區政府聯同社會各界精心策劃一系列慶祝活動和惠民優惠,從飲食、娛樂到交通、文康,全方位營造出熱烈歡騰的節日氛圍,點燃了本地消費的熱情,更深刻體現了香港社會大眾日益增強的國家認同與歸屬感。
今年國慶,餐飲業界動員約3,000間食肆,齊齊推出折扣優惠,其中不少提供全日七折的堂食優惠。一些參與活動的餐廳,早上7時多已大排長龍,有市民長時間輪候仍樂此不疲。更值得欣喜的是,業界觀察到,今年不單本地家庭客湧現,旅客數量亦有所增加。國慶優惠已「慢慢成為一種盛事」,遊客與本地消費者反應同樣熱烈,顯示國慶的各項活動正逐步建立品牌效應,成為香港節慶文化的一部分。
為鼓勵市民走出家門,康文署開放羽毛球場、網球場及泳池免費使用,多間博物館與濕地公園亦免費入場,實行文化與休閒的結合,讓家庭有更多選擇共度天倫。國慶日戲票半價,影院售票處排起長龍。交通優惠方面,天星小輪、新渡輪多條航線及電車在國慶日「任搭」,九巴、城巴等亦提供小童優惠,港鐵更送出76,000張電子車票。這些看似微小的安排,正正讓市民與遊客以更輕鬆、自在的方式,擁抱這座城市的節日氣息。
商業機構亦積極參與,將節日氛圍推向高潮。觀塘apm設置港風市集與打卡裝置,憑證件數字「7」、「6」即可換領禮包,半日內全數派罄;信和集團旗下商場推出巨型扭蛋機,免費贈送逾萬份禮品,午間已人潮湧動。這些創意活動不僅刺激消費,更凝聚社區情感,讓慶祝國慶成為一種集體記憶與文化儀式。
當市民因為七折飲食而笑逐顏開,當孩子因半價電影而雀躍不已,當一家人乘坐免費渡輪輕拂着維港海風,國慶不再是遙遠、抽象的國家符號,而是融入日常、觸手可及的歡樂時刻。港人那份對城市的歸屬感與對國家的認同,便在無形中滋長。這不僅是經濟的復甦信號,更是社會凝聚力的彰顯。在這樣的節日氛圍中,我們看到了香港與內地更加緊密的聯繫,也看到了香港社會積極向上、團結一心的精神風貌。隨着此類惠民慶典制度化、常態化,並持續提升服務質素,必能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交匯點的獨特魅力,讓「同慶國慶」成為全港市民與旅客的共同節日。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