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港交所優化結構性產品 展6周諮詢

2025-10-01 04:10:22 財經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港交所(0388)昨公布「第15A章—結構性產品」市場諮詢,建議旨在加強市場競爭力和效率,同時提升市場質素和投資者保障,諮詢期為6周。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有關改革為發行商提供「拆牆鬆綁」的便利,亦有助提升市場效率及投資者的保護,相信能進一步提升港股市場結構性產品的競爭力,並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加強行業便利兼顧投資者保障

立法會議員陳仲尼及會計界立法會議員黃俊碩昨回應稱,諮詢內多項改革除了為發行商提供「拆牆鬆綁」的便利以外,亦有提升市場效率及保障投資者的舉措。他們指出,香港的結構性產品市場發展蓬勃,相關產品的成交額,自2007年起每年都位居全球首位,於2024年,聯交所佔全球結構性產品的成交總額約65%,而另外四大交易所合計只佔約23%,充分顯示香港在此的競爭力。

文件建議降低窩輪的最低發行價格至0.15元,並移除牛熊證的最低發行價格要求,陳仲尼認同有關改革建議,認為該建議能為輪證及牛熊證的發行商提供更大便利性,讓發行商能夠按照市場最新發展,推出更貼市、貼價的投資產品,增加相關產品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文件建議仿效產品需要以相同的到期日和行使價發行,陳仲尼認為新建議能夠更方便投資者作價格比對,對於投資者而言亦是多一份保障。

在支持產品創新方面,建議取消《上市規則》內有關結構性產品的具體發行條款,並以product sheet載列不同產品的發行條款,黃俊碩認為,有關建議能夠為發行商提供更多彈性,鼓勵發行商推出更多創新產品,進一步激活結構性產品市場。另外,文件亦建議將ETF納入結構性產品發行名單的要求,由40億元的公眾持股量改為10億元管理資產總值,預計有10多隻ETF會受惠並納入名單,黃俊碩相信,建議可以同時推動ETF及整個市場的產品發展,進一步提升香港ETF市場的競爭力。

黃俊碩亦歡迎當局建議提高發行人的資本要求最低資產淨值至50億元,對齊國際標準和現行做法 ,以確保發行商有足夠的財力履行產品條款,為投資者提供更大保障。

科指上季升21.9% 跑贏恒指

另外,港股方面,昨日為第三季季結,恒指反覆升232點,收報26,855點。科技股領漲,科指全日升2.2%報6,465點,大市成交額3,151億元。總結第三季,恒指累升2,783點,升幅達到11.6%,使大市今年來已累計升33.9%。單計9月份,升幅則為7.1%。科指在第三季累升21.9%,顯著跑贏大市,而單計9月份科指亦有近14%的進賬,是同期恒指升幅的1倍。

結構性產品市場諮詢主要建議

●衍生權證的最低發行價規定由0.25元降至0.15元,取消牛熊證的最低發行價規定;

●可發行結構性產品的ETF的資格門檻,由原來的60日合資格期限內的公眾持股市值不少於40億元,改為其管理資產總值不少於10億元;

●發行人的最低資產淨值規定由原來的20億元提升至50億元,以及發行人必須為受監管實體;

●發行人必須獲得其尋求信貸評級的所有信貸評級機構給予投資級別評級;

●發行人和擔保人財政年度首6個月的中期財務報告刊發期限,縮短至相關中期期間結束後3個月內刊發。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