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製作的《習近平的文化情緣》和《習近平經濟思想系列講讀》節目,昨日起陸續在香港電台電視頻道和新媒體平台、大公文匯網和點新聞等平台播出,觀眾可以透過節目,深刻認識習近平主席提倡的「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理念,領悟習近平主席對新時代我國經濟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這兩個節目啟發香港社會各界,在由治及興的道路上,香港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強文化自信,豐富治理經驗,為民族復興偉業作出貢獻。
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讓世界正氣充盈、乾坤朗朗,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目標。透過文明交流,可以打破文明隔閡,通過文明互鑒,可以化解文明衝突,文明共存,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世界就能在包容「不同」中尋求「共同」,在尊重「差異」中謀求「大同」。《習近平的文化情緣》通過影像資料,實地探訪習近平主席過去曾經工作或調研過的地方,用鮮活的事例和真實感人的故事,生動詮釋「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的價值理念。
例如,節目其中一集《鷺島瑰寶》就提到習近平履職廈門市副市長時,系統研讀當地地方史志,協助當地鼓浪嶼歷史古蹟「八卦樓」的修繕工作,又親自編寫文件,提出將鼓浪嶼列為「國家瑰寶」,直至鼓浪嶼「申遺」成功,習近平主席批示「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充分展現其內心深厚的民族感情和深沉的文化情懷,並突出了保育國家文脈,對於繼承文化傳統,升華時代精神的重要意義。
節目名稱「情緣」二字,「情」,源自中華民族分享同一文化與歷史所產生的共情共鳴,「緣」,源自大家身上都淌流着華夏子孫的血脈、生活在山水相連的神州大地。香港一向予人商業社會的感覺,然而實際上有深厚的文化積澱,中外文化交匯的獨特風韻,吸引着各地民眾,例如本港電視台製作的劇集和綜藝節目,一度蜚聲內地和亞太市場,就已是具體證明。本港獨特的文化形象與特質,正好為進一步弘揚和推廣中華文化的「情緣」發揮重要功效,優秀的文化產品也會進一步激發市民對中華民族與國民身份的認同與歸屬感。
《習近平的文化情緣》對香港賡續文脈、推行文化建設具有指導意義,香港社會須珍視既已存在的文化珍寶,堅定推行文化遺產保育工作,為祖國貢獻香港的文化財富。同時,《習近平經濟思想系列講讀》亦將為香港社會治理提供啟發。來自兩個節目的思想共振,相信將助力香港以己所長,服務國家發展所需,共同締造民族榮光。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