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2026年推出中小學數字教育藍圖,推動人工智能(AI)融入校園。香港路德會教育委員會昨日宣布,旗下12間中小學及2間特殊學校將全方位落實InnoAI計劃,成為本港首個全面推行AI教育應用辦學團體。有關計劃包含四大方向,除透過AI系統處理教育局及家長通告外,亦會建立學生「人才庫」及生成教學評語,幫助路德會屬校提升行政效率及教學質素,讓教師能專注於AI無法取締的教學工作,協助提升教學效能。●香港文匯報記者 陸雅楠
有關計劃為路德會與理光(香港)的戰略合作,其14所屬校會全面採用後者研發的InnoAI系統。路德會教育委員會主席陳聖光昨日在發布會上指出,期望今次計劃能為邁向AI教育新時代踏出第一步,並為學生創建全方位、創新性、青年興、香港興的學習環境。
理光:有效減輕教師負擔
理光教育事務及業務部主管任國釗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介紹指,InnoAI系統目前具備四大核心功能:首先為智能處理教育局通告、辦學團體文件及行政手冊等文書工作;其次針對學校每年數百份家長通告,系統會根據建立的知識庫,自動生成相應內容及回條,教師僅需簡單提出要求,即可完成通告撰寫與匯整。
第三項功能是建立學生「人才庫」,透過分析學生在音樂、體育等不同領域的專長,協助學校甄選校隊成員及獎學金合適人選,和制定適合學生的學習路向;第四項則是「學生評語生成」功能,能依據教師提供的關鍵詞,自動撰寫符合教學要求的正向評語,有效減輕教師負擔。而為回應數據安全關注,系統亦特別設計符合學校需要的安全平台,確保學生資料絕不外洩。
可節省學校行政成本
路德會聖馬太學校(秀茂坪)校長楊佩玲分享指,過去因工作量龐大,學校未有要求教師為每個學生撰寫評語。「如今透過AI評語助理,教師能根據學生表現與觀察,生成具針對性且充滿鼓勵的評語。」她認為,系統不僅減輕行政負擔,更能從學業、操行、個性等多維度給予具體反饋,有效提升學生自信心。
她提到,學校行政每年都需要撰寫大量計劃、報告和會議紀錄等,期望系統能深化校務數據分析功能,自動生成校程檢視報告框架,方便行政人員檢視過去的重點,並提供改善意見。她認為將可大幅提升行政效能和決策質量。
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校長梁卓勳表示,學校行政工作繁重,如要額外聘請行政人員,每月花費至少1.5萬元人力成本,相對來說,引進AI行政助手的開支只需要約五分之一,便能有效處理各項重複性行政工作,「這既能釋放人力,又能讓教職員集中精力處理AI無法替代的專業工作。」
在教學上,梁卓勳期望AI教育應用系統未來能增加學生成績追蹤功能。他指:「我校有700多名學生,每年四次考試,每年會產生數萬個成績數據,若能根據此分析學生學期內的成績波動,並建立六年追蹤機制,繪製學生成長曲線,讓我們的老師都知道,會不會可以更精準地幫助到學生?」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