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艘甲醇雙燃料動力滾裝船「港榮」輪昨日在港首航。甲醇是航運業新興使用的綠色燃料,而推廣綠色燃料是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一環。近年特區政府致力發展綠色燃料加注業務,除了響應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倡議,更加速本港航運業轉型。未來本港須發揮內聯外通優勢,與內地共建穩定的綠色燃料供應鏈,加強建設專供綠色燃料加注的泊位及儲存設施,鞏固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
「港榮」輪由招商輪船投資和建造,以香港為名,提供13層貨倉甲板共9,300個車位,可裝卸汽車、巴士和重型機械。由於使用綠色燃料,「港榮」輪比同類由傳統燃料驅動的船隻減少七成以上溫室氣體排放。近年內地汽車出口行業迅猛增長,中國已成全球首屈一指的汽車出口國,運載車輛的「港榮」輪投入服務,助增我國汽車出口運量。如同我國汽車大多使用新能源一樣,「港榮」輪採用甲醇這款綠色燃料,將為同業作先行示範,正如業內人士指出,可帶動本港船舶綠色燃料加注業務發展,吸引綠色燃料供應企業進駐香港。
航運業佔全球總碳排放量約3%。國際海事組織早已訂立,於2050年前後實現國際航運淨零碳排放。香港是一個具備生物柴油和液化天然氣加注能力的主要港口,也是世界排名第七的船隻加油港口。據統計,目前所有來港的遠洋船舶中,有逾兩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加注燃料。
特區政府積極響應國際業界倡議,在2023年施政報告宣布打造香港成為綠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並相繼為本港航運業界轉型提出支援措施,包括向已達到國際減碳標準的船舶提供現金獎勵,以及將提出修例,為用作出航船隻燃料的甲醇提供免稅優惠;特區政府又在去年11月公布《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制定了五大策略和十項行動措施,推動香港發展綠色船用燃料加注業務,為配合未來市場機遇作好準備。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資金進出自由,亦便利了航運企業在港進行綠色船用燃料交付和結算。在此基礎上發展綠色船用燃料加注業務,能夠同時拓展本港航運、物流、金融、保險產業,促進經濟長遠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本港未來須持之以恒建設綠色燃料產業鏈。首先,內地是甲醇等多種綠色船用燃料的主要生產地,是香港加注業務的重要貨源。兩地應持續磋商,協議建設包括燃料渠道在內的能源供應鏈,讓綠色燃料在穩定、充足、成本實惠的條件下,由內地經香港港口加注到船隻,彰顯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
此外,本港須積極覓址建設綠色燃料儲存設施及專用港口泊位,趁現時附近區域尚未有大型綠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的時候,把握先機,吸引使用綠色燃料的遠洋船隻來港使用加注服務,體會停靠香港的好處,為香港「綠色港口」增值。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