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施子清書法回顧展在港舉行 陳國基:書法是中華文化重要載體

2025-09-27 18:23:20 藝術

(大公報記者 顏琨)「九十禮讚·翰墨華章——施子清博士書法回顧展」昨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辦,中國書法家協會香港分會主席施子清現存作品超過8000件,多次於各地重要展覽中展出,並被數家藝術機構及私人收藏。今次展覽展出其書法作品及對聯120件,回顧了他在書法藝術中的卓越成就。

施子清博士書法回顧展。(左)蘇士澍、(右)施子清。(大公報記者黃洋港 攝)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駐港國家安全公署副署長林建東,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宣傳文體部副部長林枬,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蘇士澍,香港茅台之友協會監事長楊孫西,第十屆全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香港福建社團聯會主席施清流,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會長馬逢國,港區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吳秋北,港區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霍啟剛,香港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傅偉中,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出席並擔任主禮嘉賓。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致辭時表示,這次書法回顧展適逢施博士九十大壽,展出120件佳作,不但展示了書法藝術的技法,更呈現中華文明的精神與面貌。「我知道,今次展覽是施博士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再次合作,藉着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獨特地位,將書法這種中華文化獨有的藝術推廣開去,讓更多人能在欣賞書法作品的同時,加深認識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思想內涵,細閱以筆墨書寫的中國好故事。」

他續指,「文化藝術」是香港未來發展其中一個關鍵詞。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的內聯外通優勢,不但成就香港成為連接國家與國際間經貿合作的雙向平台角色,更是促使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平台。「隨着內地和香港的文化交流日益緊密,我們將積極發揮香港中外文化匯聚的特色,讓中華文化從香港出發,走進國際舞台,提升中華文化的軟實力。」

陳國基表示,去年公布的《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為香港文化藝術與創意產業的長遠發展指明方向。「我們會舉辦及支持更多大型、多元的文化藝術活動和合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搭建平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書法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承載着民族精神,也凝聚着文化自信。」他表示,本屆政府全力推展愛國主義教育,在社會厚植愛國情懷,而文化自信和自豪感,正正是凝聚我們齊心貢獻國家,建設香港的精神命脈和力量泉源。

蘇士澍表示,施子清先生七歲清水寫磚,九十載寸管為舟墨海揚帆,他在書藝的成就登峰造極,固然值得我們學習;他的奮鬥人生、擇善固執與責任擔當,更是我們的楷模。其書法之路,非泛泛之輩僅為閒情逸致的消遣,實乃發自內心深處對中華文化的自覺承繼與傳播弘揚;又昇華為將個人喜好與家國情懷、責任擔當緊密相連,勠力為香港開拓一方淨土。

施子清致辭時表示,「構建內地與香港文化橋樑、整合團結香港的書法愛好者統一行動、推動兩岸四地乃至環球書藝交流,是我引以為傲的幾件大事。這是我的初心,也做出了一點成續,特區政府為我頒授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不但是對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整個文藝界的鞭策和鼓勵。」

他續指,香港正處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新的經濟基礎必須有優秀的上層建築配合。經過多年努力,香港文化的新風貌已經有一定的根基。但決不能滿足於取得的成績,定必要不驕不躁再創輝煌,為社會的和諧穩定,為香港經濟再起飛作出貢獻。

施子清書法作品多次在香港、台灣、北京、上海、杭州、福州、廈門等地展出,頗受好評。今次展覽不僅展出了荀子、李白、杜甫、蘇軾等名家詩篇,亦有「扇面題字:詩禮一家春」、「給香港的一句話」、「自撰《履職》」、「自撰《施子清九十有懷》」等日常題字作品,全面展現施子清的書法作品與人生經歷。在「自撰《施子清九十有懷》」中,他寫道「清泉流日夜,林花不老春。雪裏翰墨粹,香江愛書人。」

今次展覽由中國書協香港分會主辦,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福建社團聯會、香港茅台之友協會、香港友好協進會、香港北京社團總會、滬港社團總會、聯合出版集團、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等協辦。

展訊

「九十禮讚·翰墨華章——施子清博士書法回顧展」

日期:即日起至10月5日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展覽館

責任編輯: 宋得書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