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專家倡沿海新建築物防洪設計升呢

2025-09-25 04:24:24 要聞
●颶風「樺加沙」襲港,狂風巨浪進襲長洲。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期間,受強風丶雨水和風暴潮同時衝擊,多處水位升高逾1.5米。出現險情的多數是岸邊建築物,其中位於香港仔、近處海邊的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大堂多塊玻璃門被洪水沖致爆裂,海水隨即湧入室內,捲起的浪高至大門天花板。有工程師及建築測量師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極端洪水衝擊力是導致酒店玻璃門損壞的主因,玻璃門的設計主要用作抗風而非防洪水,針對極端天氣頻繁出現,建議沿海新建築物提升防洪設計,並促請特區政府制定專屬指引,以及系統性地收集災損數據,以完善未來防災策略。

針對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昨晨的情況,香港工程師學會建造分部前任主席謝偉正分析,是次意外主要源於罕見的極端洪水衝擊力,他根據影片發現該酒店比較靠近岸邊,事發時風暴潮加上高度幾乎觸及大堂天花板的巨浪直接衝擊玻璃門,玻璃門難以抵擋,「玻璃材質主要用於阻擋風力,並不能有效抵禦洪水的巨大衝擊。」

建築測量師、香港樓宇安全學會會長何鉅業則建議,酒店加強玻璃抗壓能力,可用木條打橫放置在玻璃門上,能減輕玻璃受壓;但若遇洪水湧入情況,則需安裝鐵閘、防風閘防洪效果更好。

根據屋宇署發出的《香港風力效應作業守則2019》(下稱《守則》),本港樓宇在設計階段已按照國際工程標準計算風壓及結構反應,能承受極高強度的颱風風力。根據《守則》,樓宇抗風標準是以風壓作為基準,單位為千百帕斯卡(kilopascal, kPa),在開闊環境下,10米高樓宇需承受約 1.98 kPa 的風壓,200米高度則需承受約 3.2 kPa,而500米高度更要達 3.70 kPa。

政府可蒐建築物受損數據 完善防災策略

謝偉正表示,根據《守則》,本港樓宇的結構設計足以抵禦強風,市民無須過分憂慮,但極端天氣帶來的風暴潮與暴雨,仍對低窪地區構成威脅,建議未來在靠近海邊的新建建築物,設計師設計以及周邊布局時,必須考慮提升防禦洪水的能力,例如加高堤防、增設護土牆等。

何鉅業則認為,短期內可呼籲物業管理公司及業界提前檢查建築弱點,加強維護與預防措施,以及政府需系統收集極端天氣下建築物的受損數據,藉此完善未來防災策略,「唯有從經驗中學習,才能提升整體抗災能力,保障公眾安全。」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