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眾志成城應對「樺加沙」 以民為本優化治理

2025-09-24 04:10:21 評論

陳克勤 立法會議員

超強颱風「樺加沙」來勢洶洶。根據專家預測,今次颱風威力,堪比2018年對香港造成嚴重破壞的「山竹」。特區政府各部門嚴陣以待,上周末便開始統籌部署應對工作。在今次部署中,可以見到特區政府迅速啟動全方位、跨部門協調防災應變機制,各部門各司其職,配合默契,防災部署更加細化到位,不僅體現特區政府以民為本、生命至上的責任感,也印證特區政府在過去的抗災應急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努力改善,提升防災安民能力,持續增強治理效能。

在特區政府的統籌指揮下,香港今次的防災應變工作準備得更明確細緻。天文台早於上周便開始發布訊息,清楚向市民解釋「樺加沙」的超強威力和可能路徑,提醒市民提高警覺,提前做好家居防災準備。到本周一,天文台提前宣布,周二下午改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並預計周三天氣持續惡劣,有頻密狂風大驟雨及雷暴。教育局亦於周一宣布所有學校在周二、周三停課。上述一系列有序明確的信息發布,給市民預留充足時間購買食物、加強家居防風防水,有助市民更好應對「樺加沙」。

應急部署更明確細緻

在2023年10月初颱風「小犬」襲港期間,因九號風球下公共交通系統停運,造成大量旅客滯留機場。今次機管局、民航處及本地航空公司加強應對,提早宣布取消航班的計劃安排,預告周二到周四日間起降航班將大幅減少。航空公司為受影響旅客提供免費退改簽服務,機場則會繼續開放,為滯留旅客提供必要服務。這些提前的應對安排,讓旅客能夠及早修訂行程,有效減少颱風造成的影響和損失。

本地防災方面,特區政府各部門汲取以往經驗,優化防災部署。渠務署採取多項特別措施,增加緊急應變隊至200隊,到各區處理水浸及清理渠道,派遣排水機械人到水浸高風險地點戒備。發展局及樹木辦亦做好準備,為處理大量塌樹預留空地等資源。

除投入更多資源、做好預案之外,特區政府與地區治理力量齊心協力,盡力將防災部署細化至社區。筆者日前到大埔三門仔村了解居民防災情況時,得知渠務署已安排人手及吸水機械人駐守該村,力求給予水浸高風險地區的居民更及時支援。

區議員及關愛隊等地區治理的重要力量,過去幾日已深入社區與居民緊密接觸,了解、提供居民所需的防災支援,例如幫助長者住戶將大型傢具、電器轉移至高處,將居民反映的社區防災隱患,迅速向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反映,為更好應對災情貢獻力量。

齊心應急着重善後

作為救援主力的各紀律部隊及輔助部隊,警隊、消防、民安隊、醫療輔助隊和政府飛行服務隊早已整裝待發,準備好隨時出動支援。運輸、路政、醫管局等部門亦做好預案,全力為市民提供緊急必要服務。

要更好應對颱風、將損失降至最小,亦需要市民全力支持配合特區政府的防災部署,同時充分認識超強颱風的巨大破壞力和危險性,切勿心存僥倖,以身犯險。

過往颱風襲港期間,有一些市民或旅客到室外「追風」,甚至冒險滑浪或行山,導致發生意外,需要營救。這不僅對自身安全不負責,亦令前線營救人員承受巨大風險。

為己為人,市民應遵守特區政府防災忠告,做好家居防災準備,盡量避免外出活動,讓應急救援資源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根據「山竹」的經驗,超強颱風破壞力巨大,會造成大量樹木倒塌等災害,影響各區交通暢順。對此,特區政府表示正密切監察市面情況,評估是否需要在颱風過後啟動「全政府動員」級別以提供緊急支援。筆者認為,特區政府須汲取「山竹」後交通混亂的教訓,在宣布除下風球後,應聯合各主要公共交通營運機構,發布及時、準確的交通資訊。

另外,特區政府因應災後的市面情況,向僱主作出不同程度的呼籲和指引,靈活安排僱員上班,減少災後公共交通的運輸壓力,避免出現大規模擁擠情況。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