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志倫 教聯會理事
九三閱兵以恢宏的氣勢展示了中國的軍事力量,整齊劃一的方隊、先進的武器裝備,以及軍人堅毅的精神面貌,無不體現國家的強大與安全。對香港學生而言,這樣的場面不僅為他們帶來一場沉浸式感受中國軍事現代化的體驗,更是一堂深刻的國家認同教育課。當學生親眼見證祖國擁有強大的國防實力,自然會產生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進而對國家安全與國防建設產生興趣。這種情感上的共鳴,是國家安全教育的起點,讓學生明白個人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從而主動關注國防議題,思考如何為維護國家安全貢獻力量。
閱兵中亮相的東風導彈、隱形戰機等尖端武器,不僅是中國軍事科技實力和智慧的結晶,更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學校可藉此機會,將閱兵內容融入課程,例如在公民科或歷史科的課堂上探討現代國防科技與國家安全的關係,或通過專題研習分析我國的國防政策。此外,學校可組織學生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邀請專家講座,甚至模擬國安危機的應對演練,讓學生從理論到實踐全面理解國家安全。這種延伸學習能幫助學生緊跟國家發展步伐,認識到國防實力的提升對維護主權、領土完整及社會穩定的重要性。
香港學校的升旗隊、香港青少年軍團等制服團體,可參考閱兵儀式的高標準步操訓練,進一步提升紀律性和團隊精神。例如,學校可加強步操訓練的專業性,甚至邀請解放軍駐港部隊或警務處教官入校指導,讓學生體驗真正的軍事化訓練。這種訓練不僅能培養學生的體能與意志力,更能強化他們對國家安全的責任感。同時,特區政府部門可定期舉辦國安教育活動,如防恐演習、國安法律講座等。希望學生能夠明白維護國家安全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從而自覺抵制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主動成為國家安全的守護者。
閱兵不僅是展示實力,更是對歷史的銘記。香港學生應從中明白,今天的和平與繁榮來之不易,是無數烈士先輩、軍人、科學家和建設者用汗水與生命換來的。學校可通過抗戰歷史課程、愛國電影放映等活動,讓學生深入了解國家走過的艱辛歷程,從而珍惜當下,並心懷感恩。此外,可鼓勵學生參與慰問退役軍人、撰寫感謝信等活動,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與愛國情懷。唯有認識歷史,才能理解國家安全的可貴;唯有心懷感恩,才能自覺成為國家未來的守護者。9月3日的閱兵儀式為香港學生提供了生動的國家安全教育素材。香港教育界應把握這一契機,將閱兵精神轉化為常態化的國安教育,培養出兼具國際視野與家國情懷的新時代香港青年。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