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的選課系統裏,「工美匠心——鐵板浮雕」課程總是剛上線就被秒搶空。這門讓學生追捧的美育課程,背後是「80後」非遺傳承人郭墨涵的用心——她以年輕人的方式,讓郭氏鐵板浮雕從工作室的方寸之地,走進校園與市井的廣闊天地。
作為內地首位鐵板浮雕女藝術家,郭墨涵自幼在父親郭海博的錘聲中長大。接過傳承接力棒後,她深知「老技藝要活下去,得先讓年輕人愛上」的道理。2018年10月,她與父親踐行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在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的支持下建立了「郭海博鐵板浮雕藝術館」「郭海博、郭墨涵鐵板浮雕藝術工作室」「大學生鐵板浮雕藝術傳習基地」,打造參觀、傳習和產教研相結合的實訓場所,將「看、學、做」融為一體。
課堂上,郭墨涵摒棄傳統技藝傳授的「高冷感」,用預製好的模板讓學生快速上手,用迷你鏨子降低操作難度,16道核心工序被提煉成「40分鐘體驗課」——零基礎的學生也能在她指導下,敲出一幅屬於自己的作品。這種「輕量化體驗」,不僅降低了非遺的接觸門檻,更讓年輕群體主動成為技藝的「宣傳員」。
校園之外,她的「傳播網」越織越廣。石家莊灣里廟步行街的民間文藝名家工作室裏,研學課程覆蓋全年齡段。從幼兒園孩子的趣味捶打,到老年人的休閒創作,連外國遊客都忍不住掄起錘子試試手感,鐵板浮雕真正走進了市井生活。近年來,這裏接待了40餘場國際文化交流考察團,接待專家、學者、國際友人及其他社會人士參觀、學習、訪問、交流累計兩萬餘人次。如今,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們慕名前往工作室,近距離欣賞鐵板浮雕藝術,領略其獨特的魅力。
從父親郭海博「十年磨一技」的堅守,到郭墨涵「讓技藝走出去」的開拓,父女倆形成了「堅守傳統根基+拓展傳播邊界」的傳承閉環。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