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央視新聞22日報道,在九三閱兵上受閱的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已於此前完成在福建艦上首次彈射起飛和着艦訓練,標誌着福建艦具備了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這也是中國首次在彈射型航母上實現多型號先進艦載機的電磁彈射和阻攔着艦。有軍事專家表示,此次試驗試訓的成功,是艦載機與航母核心技術的「雙向賦能」。隨着越來越多型號艦載機上艦運用,中國航母編隊遠海作戰能力將實現「代際升級」。 ●香港文匯報記者 宋偉
自2024年5月首次海試以來,福建艦按計劃有序開展各項海上試驗,順利推進各類裝設備調試和整體運行穩定性測試。
據央視報道,在此前組織的多次試驗訓練任務中,海軍多名飛行員駕駛這三型艦載機,成功在福建艦上實現起降,驗證了中國完全自主研製的電磁彈射和阻攔系統與多型艦載機的良好適配性,使福建艦初步具備全甲板作業能力,為後續各型艦載機融入航母編隊體系打下良好基礎。
航母航空聯隊架構初步形成
三型艦載機成功上艦,不僅是單一裝備的突破,更意味着福建艦初步形成體系化的航母航空聯隊架構。其中,殲-35憑藉隱身性能撕開敵方防空網,殲-15T隨後進行高強度突擊,空警-600則在後方統籌全局,進行預警探測、指揮控制和信息分發。這種組合使航母編隊具備「隱身突防+電子壓制+遠程打擊」的立體作戰能力。
與遼寧艦、山東艦滑躍起飛方式不同,福建艦的電磁彈射系統能在最大程度上「賦能」艦載機。電磁彈射器允許殲-35以「滿油+隱身構型」起飛,最大化其隱身和航程優勢;允許殲-15T「滿油滿彈」起飛,充分發揮其重型戰鬥機的載彈量和打擊能力。與此同時,大幅提高諸如空警-600這類大型支援飛機的出動和回收效率,保證關鍵戰場態勢掌控的持續性。
「和以往預警機不同,空警-600的預警和指揮控制功能非常強大。」軍事專家傅前哨強調,空警-600不僅能探測隱身飛機和巡航導彈、反艦導彈、無人機等小型目標,還可以跟地面裝備、水面艦艇互通互聯,指揮艦載的防空導彈系統,對空中目標進行攔截;為反艦導彈、巡航導彈提供中繼制導,甚至可以實現A射B導。
中國航空學會艦載機分會總幹事、海軍航空大學教授韓維受訪時表示,空警-600作為航母編隊電子信息系統的空中核心節點,它在航母上起降成功,不僅重塑遠海預警指揮鏈路,預警探測、空域監視範圍大幅拓展,還意味着航母編隊對相關海域的控制從「階段性存在」轉向「持續性掌控」,空防圈和打擊圈向外大大延伸,攻防能力得到提升。
具備「隱身突防+重載打擊」能力
韓維認為,除了預警探測、空域監視範圍大幅拓展外,殲-35、殲-15T兩型艦載戰鬥機在航空母艦上起降成功,意味着航母編隊具備了「隱身突防+重載打擊」的雙重能力。
作為中國海軍實現由「近海防禦」向「遠海防衛」轉變的重要裝備之一,第五代隱身艦載機殲-35是一把隱身「利刃」,重點承擔航母編隊奪取制空權任務。改進了飛行平台、航電和武器系統,實現彈滑兼容的殲-15T,則是藏在隱身「利刃」後的一記重拳。韓維說,空警-600發現目標後,可以直接引導殲-35攔截,指令殲-15T攻擊,再加上在九三閱兵中亮相的殲-15D提供掩護支援,真正實現體系效能整體提升。
伴隨三型艦載機完成首次彈射起飛和阻攔着艦,正在第九次出海試航的福建艦已入列在即。軍事評論員魏東旭表示,三航母作戰體系的成功構建,是強軍之路上非常重要的裝備體系建設成果,體現出海洋方向防禦能力全方位的提升,也是進行積極防禦和主動防禦的最重要的海上作戰平台。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