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 木
從地形上看,海山街道像一柄嵌入沙頭角街道與鹽田街道之間的楔子。尖頭部分指向梧桐山主峰,平底部分依託大鵬灣海岸線。一邊是沙頭角的「古老」,一邊是鹽田的「龐大」,這片夾在中間的楔形山地似乎沒有多大存在感。而論及文脈淵源,海山不但是一個新地名,也是一片新城區,完全不能與同屬鹽田的沙頭角中英街、鹽田港、大小梅沙同日而語。然而,就是因為這樣一個不起眼的街道,有人提議將整個鹽田區改名為海山區。
改名的主要考慮,是「海山」比「鹽田」更能提升旅遊形象,凸顯資源優勢。它直接點出了鹽田區依山傍海的核心旅遊資源,聽起來也更時尚,更具美感,符合深圳作為現代化國際創新型城市的整體氣質。「鹽田」之名來源於過去的鹽場,雖有其歷史根源,但畢竟與現在關係不大,而且當年深圳香港地域上建有多處鹽場,今天的鹽田區並不典型。
一個地方動輒改名,對文化傳承來說不是一件好事,不值得提倡。但就鹽田區而言,卻又另當別論。這片地域的名稱歷來變動很大,自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設立現代行政建制以來,先後使用過沙頭角鄉、東和鄉、鹽田公社、南天門公社、三洲田公社、沙頭角管理區、沙頭角鎮等名稱。這些名稱大致反映了鹽田區的地域特徵及不同歷史階段發展重心的轉移。
鑒於這種情況,如果把「海山」從街道名上升為區名,並不會產生文化斷裂,反而更能代表全區的地形地貌和產業訴求。畢竟,沙頭街道重在歷史敘事,鹽田街道重在港口經濟,梅沙街道重在沙灘文旅,都只代表了一個方面。而海山街道是一個新建制,2002年6月才從沙頭角鎮分設,產業和文化上都沒有歷史包袱。何況,鹽田區的行政機構、文化設施、新興產業大都分布在海山街道。
當然,我這樣講,並不是支持鹽田區改名,而是藉此闡述海山街道的山水特徵和獨有價值。可以說,海山街道是鹽田區專為打造一個中心城區而設立的,是鹽田區的行政中樞,也是它的城市會客廳。在這裏,山的沉穩、水的靈動與人間煙火盡情演繹,呈現出完美的自然風光和都市風情。俗話說得好,不是景區在海山,而是海山在景區。海山街道的代表性景觀,可用「一廳二廊三園」來概括。
「一廳」即森林會客廳。梧桐山是一個龐大山體,東南部山勢宏闊,如一道大屏風面向大鵬灣。屏風東西兩邊各有一條登山徑,一名碧桐道,一名秀桐道。兩條山徑蜿蜒而上,臨近山頂處合二為一。中間是一片視野開闊的草坪,略呈凹凸狀延展,幾株百年老樹點綴,一泓狹長水體環繞。草坪及其周邊山水即恩上濕地公園,正是海山街道着力打造的森林會客廳。梧桐山植被豐茂,溪澗密布,東南部尤甚。這片以恩上水庫為核心的奇山妙水,構成了深圳東部旅遊產業帶的重要節點,日益成為多彩鹽田的一張新名片。據考證,恩上水庫一帶,正是古新安八景之一「梧嶺天池」所在。這裏有兩處全深圳水質最好的山泉水:一處在恩上水庫東北方的無名小溪,附近有古村落滴水寨;一處在恩上水庫西南方的老虎澗。
「二廊」即兩條山海步道:一為半山綠道,一為海邊棧道。鹽田半山綠道全長69公里,由六大主題公園群聯綴而成,覆蓋全區四個街道,而以海山街道的梧桐山麓恩上濕地公園群為中心景區。鹽田海濱棧道以鹽田港為界,分東西兩段,東段是梅沙街道的濱海自然風光岸線,西段是海山街道的城市生活岸線。行走在棧道上,城市的精緻與大海的遼闊融為一體,喧鬧中透出清幽,讓你在欣賞自然美景的同時感受到歷史人文的厚重。一山一海兩條步道,如打通的任督二脈,周天流轉,使海山之美更顯層次豐富。
「三園」即三個特色公園。海山街道稱得上是一個公園城,在山林和大海的懷抱中,十多個大小不一的公園散落其間,宛若商圈、社區和街巷的綠肺。其中,古塔公園、海山公園、鹽田中央公園尤具特色。三個公園各呈其勝,溫馨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在此不作細述。
儘管海山街道的山海之美無與倫比,但作為鹽田的中心城區,只有自然風光是不夠的。天然的開放基因、強勁的發展動能與閒適的文化氛圍相結合,賦予了這方水土無盡的活力。
——這裏早在1987年就建成全國第一個保稅區「深圳市沙頭角保稅工業區」,吸引眾多三資企業進駐,帶動當地進料加工業迅速增長,並對全國各地保稅區和自由貿易區的運作提供了範例。
——這裏是深圳黃金珠寶加工業的發源地,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香港企業以「三來一補」模式在沙頭角開辦首飾加工廠以來,特別是周大福、粵豪、金雅福等珠寶界巨頭陸續入駐,海山當之無愧地成為鹽田區發展以黃金珠寶為引領的時尚產業的核心區域。
——這裏正全力進入低空飛行新賽道,憑藉乾淨的空域環境、優質的營商服務、迷人的山海美景,全國首家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產業園落戶海山,在低空經濟的新藍海中佔得先機。
——這裏還有別具一格的燈塔圖書館和「廣場讀」活動,有倚山面海的購物廣場,有小而美的特色飲食店,有溫暖的民生服務一條街,全方位演繹着別樣的都市生活。
海山街道面積不大,轄區約5.57平方公里,而建成區不到一半,只有約2.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也不大,總人口約6.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2.8萬人。可以想見,幾萬人生活在這片山海之地,宜居宜業宜遊,何其愜意!
梧嶺天池何久遠 雲中恩上正翩翩
清風拂草隨人意 佳木沿溪聚客緣
燈塔書香宜打卡 鵬灣水韻好行船
原來山海相逢處 一片新城喚海山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