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記者蘇徵兵及新華社報道,「數智賦能發展,創新引領未來——以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新機遇助建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21日於南寧落幕。截至9月20日,據不完全統計,共取得成果超700項,其中經貿項目簽約超500項,多領域、多形式成果超270項。香港貿發局華南首席代表黃天偉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香港連續22年參展,今年攜「AI超級聯繫人」與「RCEP 3.0綠色融資」雙跳板,與廣西「拼船出海」,搶灘東盟數字與綠色商機。
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秘書長韋朝暉表示,本屆東博會達成系列投資項目。集中簽約項目155個,其中產業類項目94個,「AI+」賦能千行百業項目44個,涵蓋AI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涉及「AI+」製造業、服務業、農業、文旅等行業領域;國際經貿類項目17個。本屆簽約更加突出製造業招商導向,簽署加工製造項目74個,投資總額佔比88%,涵蓋機械裝備、石化化工、有色金屬、新材料、輕工紡織、信息技術等領域。
港產AI眼鏡爆紅 成交額380萬
人工智能(AI)首次設獨立展館,三天成交1.4億元(人民幣,下同),佔新質生產力總額近七成。香港上市公司邁越科技(2501)發布的AI眼鏡成為「網紅」,意向成交380萬元。東博會秘書處秘書長韋朝暉總結,本屆共吸引234位中外部長級嘉賓、3,260家企業,經貿成果超700項,其中簽約逾500項,東盟參展規模繼續居全國首位。
黃天偉介紹,香港律所可為符合ESG標準的廣西新能源、環保農業項目提供綠色認證,並發行債券或銀團貸款,「利率較傳統融資低1至1.5個百分點,最快六周完成定價。」香港正申請加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獲批後可為成員國提供金融、法律及人才培訓等一站式服務。
香港貿發局今年1月在柬埔寨金邊設立第51個海外辦事處,連同東盟13個據點形成「超級聯繫網」。局方與廣西組建「桂港—RCEP小分隊2.0」,年內組織AI、綠色建材及跨境電商企業赴印尼、馬來西亞,提供「香港法律+金融+國際營銷」落地支持。
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宣布「東盟AI路線圖」:以廣西為跳板,在越南廣寧省建設AI冷鏈倉庫,將榴槤損耗率從15%降至5%;在南寧設立「中國—東盟數據交易所」,首期整合中越貿易、農業氣象等脫敏數據,覆蓋六國200家企業,並聯合港資機構發行30億元綠色債券,利率較傳統融資低1.5個百分點。
第23屆東博會已定於2026年9月17日至21日舉行,主題國為菲律賓,長春市將擔任第23屆東博會中國「魅力之城」。黃天偉表示,香港館已鎖定更大展位,「明年將帶來更多AI獨角獸與綠色金融案例,讓世界看見香港『超級聯繫人』升級版。」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