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幣策寬鬆有空間 經濟復甦增動能

2025-09-22 04:28:49 評論

美國聯邦儲備局近期宣布啟動降息進程,標誌着美國貨幣政策正式步入「轉鴿」階段。這為內地進一步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騰出寶貴空間。在中美利差持續收窄、美元走弱的背景下,國際資本有望加快流入人民幣資產,推動人民幣匯率階段性走強,為內地穩增長、促內需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展望未來,隨着降準降息等工具的潛在落地,市場流動性將進一步改善,疊加政府加碼推動服務消費,內地與香港經濟有望迎來更穩健的復甦動能。

美聯儲的減息決策,為中國人民銀行提供了更大的政策操作迴旋餘地。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劉濤指出,中美利差收窄將增強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境外資金有望加速流入內地股市與債市。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亦預期,中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望升穿「7」關口。在此背景下,中國人民銀行可更靈活地運用降準、降息等工具,適度寬鬆貨幣環境,以應對當前仍存在的通縮壓力。這不僅有助於提振投資信心,也將間接刺激消費意願。

事實上,今年以來,在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下,內地經濟已顯現回暖跡象。股市方面,A股與港股均走出一波復甦行情,產生了初步的財富效應。儘管近期市場出現震盪,但科技板塊如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新能源等仍展現結構性機遇。瑞銀證券分析師孟磊指出,海外投資者對A股的配置仍有大幅提升空間,尤其在內地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反內卷」政策推進的背景下,內地權益資產的長期價值正獲重新評估。

然而,單靠資本市場的財富效應仍不足以支撐經濟全面復甦。真正的內需動能,必須來自於廣大民眾的實際消費。正因如此,內地近期將政策重心明確轉向服務消費。商務部等9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9項具體措施,涵蓋延長博物館與景點開放時間、舉辦更多體育賽事、放寬中高端醫療等領域的市場准入,並擴大對外免簽政策。這些舉措雖未直接提供財政補貼,卻體現了從「供給端」着手,為服務業發展創造制度與基礎設施條件的深層思路。

內地經濟基礎好、潛力足,當前穩增長的關鍵在於穩定消費需求,特別是服務業的擴張。目前內地居民服務消費佔家庭總支出約46%,遠低於發達經濟體70%以上的水平,提升空間巨大。隨着居民收入提高,消費結構由商品向服務轉型是必然趨勢。發展服務業不僅能創造大量就業,提升生活品質,更是推動經濟向高質量、內涵式增長轉型的核心路徑。在這個背景下,香港只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服務於內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就一定可以再創輝煌。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