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持之以恒強化社區危機管理機制

2025-09-22 04:20:18 評論

梁熙 立法會議員

上星期五,鰂魚涌有地盤工人挖掘出一枚戰時炸彈,為社區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由於警方判斷炸彈性能仍然良好,擔心在移動過程中引起爆炸,故此需要在現場進行處理,即時疏散約6,000名市民,連帶附近的工商業活動亦受到影響。慶幸警方專業高效,完成處理炸彈任務,而社區亦因此進行了一場真實而廣泛全面的社區動員行動,為未來社區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作出了一次寶貴的應對示範。

其實在當天中午時分,筆者已接獲地區同事的通報,表示地盤有炸彈需要疏散工人。一開始大家也以為相關的疏散規模仍然維持在地盤範圍,對於公眾的影響較為輕微;可是隨着警方拆彈專家的進一步檢查後,發現該枚炸彈是長約1.5米,重約1,000磅的美軍空投「ANM65」炸彈,一旦爆炸,威力非同小可。警方當時估計,處理時間需時12小時,故此除了需要進行廣泛而全面的疏散外,更加要一併考慮疏散期間居民的安置問題。因此,一場廣泛而全面的疏散行動馬上開始進行規劃。

如果說地盤內是一個危險的拆彈戰場,那麼地盤以外就是另一條重要戰線。撤離的工作如果出現延誤,反過來亦會影響警方的行動。與此同時,我們亦要與天氣競賽,趕及在惡劣天氣影響前完成相關工作。在民政專員的統籌下,除了警方以外,民安隊、民政處、關愛隊、立法會議員以及區議員也齊心動員起來,共同應對是次的挑戰。我們除了分工合作,各自向目標樓宇進行通知及協助疏散外,更考慮到相關家庭的特別需要,提供可行協助。例如當中有行動不便的長者、有言語不通的少數族裔居民以及外傭,亦有工作在外但有寵物在家的市民,大家的需要都各有不同,背後涉及大量人力物力提供支援。

是次民政事務總署亦因應事件,開放了15個臨時庇護中心,供有需要的居民入住。東區35支關愛隊亦全數投入,到臨時庇護中心持續為居民提供協助。其間亦有一些商業團體為居民送上物資,為他們打氣加油,展現了社區齊心應對困難的能力。

整體而言,是次的整個疏散以及庇護安排都可說是大致流暢順利,相關的經驗更成為了一次寶貴的範例。隨着極端天氣日趨頻繁,加上部分社區出現老化,火災、大規模停水以及停電狀況越來越常出現,社區有需要持續總結經驗,強化各種危機管理機制。地區治理體系,除了應急部門以及民政處外,現時更加添了關愛隊的支援,讓特區政府在應對能力上有更多更大更寬廣的能力。是次處理拆彈的經驗,將有助建立先例,讓日後特區政府各部門與社區力量在面對類似挑戰時,可以有更快、更完整的對策。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