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雙城記】茶食

2025-09-19 04:01:16 雙城記

何冀平

突然想吃素什錦,香港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素什錦,某些上海菜館有,不是太貴就是太少,和江南做的差得遠,想吃最好自己做。香菇木耳是現成的,要去買的是豆製品,貨架上除去豆腐,用黃豆做的食品少之又少,來來去去就是那幾樣,而香港的齋都是甜味的,甜得像吃糖,香港食齋人這樣喜歡甜食嗎?內地的豆製品花樣可太多了,多到眼暈,江南更多,幾十樣是少不了。

自製素什錦做成了,味道還不錯,但不等到吃飯,已經被吃去不少,看來不宜配飯,做茶食比較適宜。茶食是日本的說法,也是從中國傳去的。中國人喝茶喜歡大碗喝,小口吃,甜配綠,酸配紅,瓜子配烏龍。大眾喝茶最喜吃瓜子,邊吃邊吐皮,女人是高手,蘭花指拿住圓的一端,往門牙上一嗑,動作極快就是一顆。內地的瓜子各式各樣,什麼口味的都有,勝在半甜半鹹永遠吃不厭,一邊吃一邊說,是最好的消閒,發明吃瓜子的人真是天才。喫茶是一件雅事,古人說飲茶有三益,消食,除睡,寡慾。日本人喫茶,茶食點心很講究,雖然都是米和豆做的素食,勝在形色優雅,味道樸素,很合茶的品性。

北京現在仍有茶館,已經不是老舍先生寫的「老裕泰」,喝茶的也不再是三教九流,如今茶社是可以坐下說話談事的優雅之所,招呼周到,環境文雅清幽,小姐斯文靚麗,茶資也可觀,比吃飯還貴,倒是說話交談的好場地,比起吃得滿嘴油花滿桌狼藉,談的話題也走了調兒的飯台,優雅多了。江南的茶館更是隨處可見,依着一條河,可見十數座茶館,這裏必有茶食供應,早已不只是孔乙己的茴香豆,就是有也變了味道,最好吃的還是原味,可是能做出原味茴香豆的人大都不在了,花樣翻新的大行其道,就好像出名的江南小食油燜筍,現在都加上辣椒,鮮味全無,實在不敢恭維。

再說茶食,有一次喝茶,有位老年茶客告訴我,有種茶食叫「乾絲」,不是人人都知道的「大煮乾絲」,是把豆腐乾切成細絲,加薑絲醬油燉熟出鍋,上澆麻油,又軟又入味供客喫茶,現在已經沒人會做了。南方豆腐乾中確有一種叫「茶乾」,就是醬油豆腐乾,是專為喫茶,還是滷汁中放了茶葉,我弄不清楚,製茶乾用的是平常豆腐,方約寸半厚三分,堅實如紫檀片,是磨牙用的,還有用油炸過,圖其香口。台灣有專做茶葉蛋的佐料,很好用,想來也可以做滷汁、做茶乾。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