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賀鵬飛)9月18日,南京各界代表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上隆重集會,紀念「九一八」事變爆發94周年。現場撞響和平大鐘,南京上空拉響防空警報,警示國人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當天上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升國旗、唱國歌」儀式。南京大屠殺記憶傳承人、解放軍官兵、青少年和志願者代表等數百排列整齊,向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同中國人民攜手抗擊日本侵略者而獻出生命的國際戰士和國際友人默哀。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薛玉娟的外孫女、第三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任穎參加集會並發言指出,我們應當永遠銘記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他們相繼侵佔我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的大片國土,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平頂山慘案、南京大屠殺慘案、潘家峪慘案、廠窖慘案、平陽慘案等一系列血腥事件,特別是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最為殘暴的行徑之一,三十萬同胞慘遭殺害,而即便倖存下來的人們,也終生背負着難以癒合的創傷。
「如今倖存者漸漸老去,作為倖存者的後代,我們更應主動接過傳承歷史記憶的使命:我們要讓子孫後代知曉,那些數字、那些影像、那些事實,都不容遺忘;我們要提醒人們『落後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訓;我們更要呼籲所有人,共同守護這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安寧。」任穎認為,在「九一八」事變94周年的今天,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更應深入思考「傳承」的意義。
「我的外婆不僅教導我們勿忘國恥,更希望我們自強不息。」因此,任穎認為,傳承,就是要從抗戰精神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我們堅信,最好的紀念是傳承,最有力的傳承是奮鬥。」她呼籲大家攜手並肩,激發自強奮進的勇氣,凝聚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強大動力!

「我們不能忘記,那些黑暗裏舉燈的人,我們不能忘記,那些刻進骨頭裏的忠良……」南京藝術學院大學生代表深情朗誦了詩歌《紀念碑》,謳歌中國人民英勇不屈的抗戰精神。參加朗誦的學生閔鑠表示,「九一八」事變紀念日當天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朗誦特別有意義。「剛剛朗誦時,我們四位同學都心潮澎湃,眼含熱淚。」她說,「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沒有忘記這些歷史,也不能忘記。」
長期在海外收集南京大屠殺文物史料並捐贈給中國多家紀念館的美籍華人魯照寧,也參加了當天的集會。「中國人民同心抗戰迎來的勝利非常不容易,這段歷史永遠不能忘記。」魯照寧說,「我們要不忘歷史,珍愛和平,牢記曾經發生的悲劇。」


集會現場,6名各界代表共同撞響和平大鐘3聲。鐘聲回蕩,寓意銘記歷史、守望和平、開創未來。隨後,全體人員依次敬獻鮮花,表達深切緬懷與崇高敬意。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