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2025施政報告 置業階梯】業權保養須審慎研究 租者置其屋明年先傾 「先行者」:即使維修或難達共識仍力挺計劃助圓夢

2025-09-18 04:44:22 香港
●昨日公布的施政報告中,並未提及出售公屋單位或重推租置計劃。政府消息人士指出,政府明年會開始相關調查及研究,並指必須總結經驗,才決定是否重推。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為豐富置業階梯,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扶助公屋住戶一圓業主夢的政策,包括將居屋綠白表配額比例由四比六,調升至五比五,助公屋戶置業等。至於備受關注的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則未有在報告着墨,政府消息人士解釋,明年將會展開相關調查及研究。作為租者置其屋計劃「先行者」的市民又如何評價計劃?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多位業主,他們均慶幸當年能參與計劃,讓經濟能力有限的市民買到安樂窩,但亦認同租置公屋由於業權不一,維修保養問題未必盡如人意,政府審慎研究也合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康敬

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前,已有消息指,政府將會研究重推公屋租者置其屋計劃,不過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公布的施政報告中,並未提及出售公屋單位或重推租置計劃。政府消息人士指出,政府明年的確會開始相關調查及研究,首要掌握的數據包括,「有冇人買、咩情況下先有人買」,亦留意到過往租置計劃造成的業權及管理問題,必須總結經驗,才決定是否重推。

政府看重管理及折扣率等

消息人士強調,政府必須務實分析,但政府財政狀況並非局方重要考慮因素,政府更着重社會對計劃的意見,尤其是針對如何管理及折扣率等方面,各界有不同的意見,消息人士說:「社會對計劃的意見分歧,雖然的確有人提出,但同時公屋租戶能入住公屋本身已是獲幫助,社會上不受資助的人士(未能上樓的人士)或有好大意見。」

租置計劃早於1998年推出,其後為配合政府於2002年重新訂定的房屋政策,房委會在2005/2006年推出第六期乙租置計劃後,終止計劃。多名當年透過有關計劃置業的住戶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亦承認計劃「有辣有唔辣」,鄭女士25年前參與計劃將已租住逾10年的耀安邨公屋單位買斷,為一家四口購置一個407呎的安樂窩,如今想起當初的決定,她與家人仍然感到慶幸。

鄭女士憶起時仍認為,若非該計劃或難置業,「當年不用付首期,月租與月供又相差不大,家庭可以負擔,再者當時合資格的親友幾乎都決定買,少數當年沒有參與計劃的朋友如今還在租住公屋、十分後悔當初的選擇。」她又滿意整個屋苑的管理,例如維修保養方面,由於她單位周邊住戶都是業主,大家相處多年,關係融洽,至於大維修的費用,她認為業主較多,分攤後的維修費尚可接受。

早「上車」可免公屋資產審查

購入李鄭屋邨公屋單位的簡太太表示,公屋原本是家翁申請,2002年她與丈夫決定參與計劃,一次性付款20萬元左右買入這間400多呎的單位,她坦言當時如果不買的話,如今可能要定期接受公屋資產審查,她堅定地說:「買入單位的好處是我們不用露宿街頭,有歸屬感,不後悔,而且外面的樓價太高,根本買不起。」

不過,她亦承認如今樓齡愈來愈高,維修的成本也上升,面對強制驗窗、驗樓,她直言:「有壓力,大維修的費用還是未知數。」

身為業主,她與法團的關係卻並不緊密,「我們溝通不多,曾經有發生過問題找過管理處和法團,但都沒有得到滿意的處理,所以之後若遇到問題就找區議員或者居民協會。」

同樣購入李鄭屋邨單位的黃先生表示,雖然法團是業主推選組成,但對於一些非緊急的情況,如清潔、維護屋苑外牆等,業主也難以達成共識,令維修計劃膠着,導致整個屋苑修葺工程未到位,樓宇看起來比較殘舊,也影響到樓價,不過也無阻他支持政府重啟租置計劃,因為可以令居民以低廉價錢圓置業夢。

豐富置業階梯舉措

●2026/27年度起的5年,總體公營房屋建屋量(包括簡約公屋)達18.9萬個單位,較今屆政府上任時增八成

●2027年上半年或之前落成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下年度公屋綜合輪候時間目標降至4.5年

●房委會今年內公布馬頭圍邨及西環邨重建計劃,並研究重建模範邨

●綠白表配額比例由四比六,調升至五比五,助公屋戶置業

●「白居二計劃」增加1,000個配額至總數7,000個

—— 一半新增配額撥予40歲以下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

●提升居屋及綠置居面積較大單位比例

●新出售居屋及綠置居轉讓限制年期降至10年

●推出長者業主樓換樓計劃

—— 滿60歲並擁有房委會資助出售單位10年或以上業主

—— 在第二市場出售單位無須補價,購買較小或較偏遠單位,以獲額外現金作生活費

●房委會及房協推出先導計劃,容許合資格資助出售單位業主繳付出租准許費後,出租單位予白表人士

—— 計劃名額3,000個

資料來源:施政報告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