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2025施政報告 留學香港】自資入讀增收非本地生 逾70直資校可申增班 「留學香港」品牌擴至中小學 加強推廣文憑試國際認受性

2025-09-18 04:30:36 香港
●直資學校將獲得更大收生彈性。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本港的國際學校一直有招收持學生簽證/註的非本地生。資料圖片

施政報告提出,將香港國際教育樞紐的措施擴至中小學教育階段,一方面繼續支持國際學校發展,鼓勵其提高收生名額及興建學生宿舍,另一方面會以試點形式,允許本港70多所直接資助學校,申請增加班級數目及每班人數,透過學生自資入讀模式,加大錄取持學生簽證/註的非本地學生。此外,特區政府也會加強推廣香港中學文憑試(DSE)國際認受性,同時加大打擊違規做法,保障香港教育的良好聲譽。●香港文匯報記者 陸雅楠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本港的國際學校一直有招收持學生簽證/註的非本地生,目前持學生簽證/註在港就讀中小學、年齡介乎5歲零8個月至17歲的相關學生共有736人。鑑於專上院校已為「留學香港」品牌推廣做了大量工作,當局希望能將品牌涵蓋範圍擴展至中小學教育。為此教育局將以試點形式,允許直資學校申請增加班級數目及每班人數,透過自資模式,錄取更多持學生簽證/註的非本地生。

新增學額僅適用非本地生

不獲政府資助

現時直資學校是按人頭形式,每取錄一名港生,每年可獲教育局7.5萬港元至8.8萬港元資助。消息人士指,相關措施將於2026年開放申請,並於2026/27學年正式推行;試點計劃將讓直資校可按照自身發展和資源,獲得更大收生彈性,但強調新增學額僅適用於非本地生,且不獲政府資助,意味着學校需要為此收取高額學費。

已分配兩空置校舍

挺國際校體系發展

國際學校方面,當局亦鼓勵其提高收生名額錄取非本地生,並會拆牆鬆綁,容許優質國際學校以自資模式在校舍用地增建及優化設施,包括學生宿舍。另外,教育局亦已分配兩所空置校舍,支持國際學校體系發展。

DSE現獲全球1,100所高校認可,施政報告指會透過不同國際和內地教育展覽和活動,向各界推廣DSE在國際上的認受性,讓考生有更多升學選擇。消息人士表示,政府將加強與外國使館、教育機構、大專院校聯繫推廣DSE,並吸引優質海外生源和師資來港,希望有更多學生選擇DSE作為升學路徑,但強調不會干涉學生升學選擇。

全港154私立中小學

逾20校完成排查

針對近日有學校違規提供DSE課程或「借殼辦學」等做法,施政報告表明,教育局會加大打擊力度,已設立舉報機制、進行突擊巡查,並進一步明確明年DSE自修生報考安排。

消息人士指,全港154所私立中小學目前已有超過20間學校完成排查,局方今年內將制定《私立學校實務守則》,為私校在募集資金、管理水平、收生宣傳、收費水平等方面提供規範參考準則,完成實務守則建議並通過教育局巡查者,則可獲納入本學年推出的「私校名冊」,為家長和學生提供更透明可靠的升學選擇。

施政報告教育措施(部分)

專上教育

●2026/27學年起,增加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生自費就學人數上限至50%,資助研究課程的超額收生自資學額上限則由100%增至120%

●擴展「城中學舍計劃」至拆卸商廈後重建的全新學生宿舍,可保留過剩地積比;年內預留全新商業或其他土地作興建新宿舍,邀請市場提交意向書

●教育局成立「留學香港專班」,協同教資會、創科局、人才辦、專上院校、海外經貿辦、駐內地辦事處等加強推廣香港高等教育

●推出「Hong Kong: Your World-class Campus」大型宣傳計劃

●教資會撥款4,000萬元予八大加強國際和內地宣傳及師生招攬

●推動專上院校舉辦更多暑期遊學活動,吸引非本地高中生來港體驗,宣傳「遊學香港」品牌

中小學教育

●以試點形式,容許直資學校申請上調班級數目及每班學生人數,錄取自費非本地學生

●鼓勵國際學校提高收生名額,放寬其增建學生宿舍

●加強推廣DSE國際認受性

●加大打擊違規提供DSE課程或「借殼辦學」的做法

●預留20億元支援中小學數字教育,並於2026年發表中小學數字教育藍圖

●「三層應急機制」恒常化並擴展高小,支援學校處理學生精神健康需要

資料來源:施政報告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