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新一份施政報告強調將深化香港與國際的交往,繼續發揮內聯外通作用。特區政府會積極爭取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在港設立辦事處。港交所亦會與東南亞的交易所深化合作,吸引更多東南亞發行人在港第二上市,並鼓勵更多資產公司在當地發行產品,便利配置香港市場。同時,「一帶一路」辦公室也會協調香港公營機構和學院,培訓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人士,並為香港專業服務業爭取更多機會,配對「一帶一路」市場的商業項目。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綠色合作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表示,未來會支持國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綠色合作,包括與「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共同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香港合作平台。而環保署也將於2026年,成立「一帶一路」可持續綠色發展培訓中心,在香港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人員提供培訓課程,馬會亦將出資1億元作支持。本港亦會支持香港專業組織,把綠色建築評估工具推廣至「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使用。
未來,特區政府將邀請「絲路海運」聯盟成員,在明年「香港海運周」舉辦高峰會,推廣共建「一帶一路」航運品牌。「絲路海運」聯盟是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福建交通運輸集團和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共同發起成立。
提升國際交流和專業培訓能力
另外,施政報告表明,今明兩年會相繼舉行「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和「香港國際創科展」、首屆「香港固定收益及貨幣論壇」、「國際刑警組織周年大會」、「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會」、「國家及地區奧委會協會全體代表大會」、「亞太國際教育協會年會暨展覽」和首屆研究資助局「研究高峰會」。
同時,本港將成立「香港國際懲教應變戰術訓練學院」,進一步提升國際交流和專業培訓能力。政府亦會支持本地大學及專業組織繼續積極爭取舉辦國際學術或專業會議,並籌辦具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以及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組織以開展科技創新合作,例如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等。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