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11項措施支援中小企 預留300億元撐建造業

2025-09-18 04:24:39 財經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推出11項措施支援中小企。香港有近36萬家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支柱,為更佳應對經濟轉型,推出11項措施加大支援中小企,當中包括將「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八成擔保產品的申請期延長兩年,將「還息不還本」安排再度延長一年;減收非住宅用戶50%的水費及排污費,減收工商業污水附加費50%,簡化食肆發牌制度,加快審批食肆露天座位的申請;額外預留300億元在未來兩至三年加大工程項目開支等。

加快審批食肆露天座位申請

為減輕營商壓力,小販、食物業、漁農業、酒牌等牌照及許可證首次簽發或續期費用也獲豁免,預計逾60,000個持牌人受惠,各項措施為期一年。

特區政府原訂未來五年的基本工程開支每年平均約為1,200億元,李家超指,為支持本地建造業,會額外預留300億元在未來兩至三年加大工程項目開支,以持續推動經濟發展。

食肆發牌制度方面,特區政府將加快審批食肆露天座位的申請以及精簡程序。食物環境衞生署會採用新方式,主動統籌各相關部門進行「會審」,共同處理問題。

向BUD專項基金注資14.3億元

此外,特區政府將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注資14.3億元,擴大資助地域範圍,覆蓋多八個包括「一帶一路」國家在內的經濟體,並加強宣傳和協助企業通過「申請易」計劃參與展覽會和出口推廣活動。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亦會擴大對香港電商的融資支援,並擴展免費買家信用調查服務的覆蓋範圍。

同時,特區政府設立「經貿一站通」平台,聯合經濟貿易辦事處、投資推廣署和貿易發展局的海外辦事處組成功能平台,主動組織本地中小企、初創企業進行更多海外商務考察尋找商機,以促成更多企業在港投資和開設業務。中總建議特區政府可積極推動香港發展「國際品牌中心」,為品牌增值,長遠成為第九大核心功能,借助香港在品牌設計、市場營銷、會展、法律金融等領先地位,協助本港及內地品牌「走出去」。

其他支援措施包括優化數碼港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推行「創意·電商無限」計劃等,提供一站式商業配對及轉介服務,強化港商與電商服務商對接,以及推出為期兩年的先導計劃,支援本地中小型創科企業進行專利評估。

11項措施支援中小企

1.將「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八成擔保產品的申請期延長兩年,將「還息不還本」安排再度延長一年。

2.將減收非住宅用戶50%的水費及排污費,每戶每月寬減額上限分別為10,000元及5,000元;減收工商業污水附加費50%。豁免小販、食物業、漁農業、酒牌等牌照及許可證首次簽發或續期費用,為期一年。

3.額外預留300億元在未來兩至三年加大工程項目開支,以持續推動經濟發展。

4.簡化食肆發牌制度及加快審批食肆露天座位的申請。

5.向「BUD專項基金」注資14.3億元,擴大資助地域範圍。

6.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會擴大對本港電商的融資支援,擴展免費買家信用調查服務的覆蓋範圍。

7.設立「經貿一站通」平台,協助本地中小企到海外商務考察尋找商機。

8.優化數碼港「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以配對資助賦能中小企應用AI及網絡安全方案,提升競爭力及資訊保安。

9.政府會支持未來三年在內地和東盟電商市場繼續舉辦「香港好物節」,推廣香港品牌。

10.透過四個中小企服務中心、工業貿易署的營商導師計劃和貿發局的電子商務快線,強化港商與電商服務商對接。

11.政府將推出為期兩年的先導計劃,支援本地中小型創科企業進行專利評估。

資料來源:施政報告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