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香山論壇登場 中美專家共識:和平相處 中國學者:美應遵守主權平等原則 美前助理防長幫辦:兩國應聚焦穩定關係

2025-09-18 04:10:02 內地
●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幫辦施燦德(右)與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中)對談。香港文匯報記者蘇雨潤 攝
●外方嘉賓在論壇間交流。 香港文匯報記者朱燁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沖、朱燁、蘇雨潤 北京報道)一連三天的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17日在京拉開帷幕。本屆論壇以「共護國際秩序,共促和平發展」為主題,共有100餘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官方代表團參加。多位外國嘉賓對中國在國際和平發展方面的重大貢獻點讚,並稱中國的威望和地位不斷提升。美國國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幫辦施燦德表示,儘管中美雙方存在成千上萬的問題,但重點應該是和平共處和穩定發展。此外,多位與會專家表示,中美仍有許多合作空間。

施燦德在「香山視界·高端對話」中「大國正確相處之道」論壇上表示,大國之間要建立有效機制,不應作出過度反應,避免分歧發展為衝突。對於一些具體的分歧,大國之間應當在相應領域建立溝通協調模式,避免爭端升級。「大國之間實現和平共處,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穩定關係的發展上。」

中美防長對話 雙方各有解讀

9月9日晚,中國國防部長董軍曾應約同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視頻通話。赫格塞思在通話中向中方明確表示,美國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也無意尋求中國政權變更或扼殺中國。施燦德17日在香山論壇發言中表示,從美國方面來說,美國國防部長很少公開表達「美國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也無意尋求中國政權變更或扼殺中國」,這是罕見的。施燦德表示,目前美中達成了一種共識:避免危機的發生,雙方都願意接觸;但另一方面,雙方都有決心來保護各自利益,雙方各自都擁有優勢,也不願意單邊作任何調整,未來要關注雙方是否願意採取切實步驟達到目標。施燦德承認美國一直以來希望影響中國,但很明顯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對於本屆香山論壇,施燦德在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表示,今年的香山論壇比去年更好,與會者有更多的機會表達思想、和別人展開討論、交流各自的見解。「在應對一些長久以來的問題時,我們希望能激發出一些解決方案的好想法。」

對於施燦德認為美防長有關表態罕見,在香山論壇上與施燦德對話的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回應說,不僅要看美國說了什麼,更重要的是看美國做了什麼。在吳心伯看來,美國的目的依舊是和中國競爭、遏制中國,只是用了不同工具。「美國意識到中國不是一個容易屈服的對手,也進入了邊鬥爭邊對話、彼此妥協的階段。美國做了太多年的老大,有些時候不願意遵守平等的規則。」吳心伯說,這是美國首次意識到要遵守平等原則,美國今後跟中國打交道,要把主權和平等放在重要位置。

解放軍中將:兩軍溝通比不溝通好

中方專家學者代表、軍事科學院何雷中將在論壇間隙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美兩軍溝通比不溝通好,交流比不交流好。他說,中國防長在視頻通話中對中國的核心利益堅決維護,立場非常堅定。何雷認為,此次通話,中方對於兩軍之間應該建立什麼樣的關係非常明確,特別是對台灣問題、南海問題都明確表達了堅定的立場和原則。「我想這也是對特朗普的第二任政府敲個警鐘,讓他們進一步了解我們中國的立場和中國對待核心利益的態度。」

美教授:中美合作空間仍多

關於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援助等,美國波士頓學院教授陸伯彬會後對媒體表示,中國正在做的,不是試圖制定一項戰略計劃在全球範圍內擴大其影響力,而是在為國際發展方面作出貢獻和發揮領導作用,這將有助於提升中國的威望和地位。提及中美經貿關係,陸伯彬認為,中美之間可以和平相處,但無法消除競爭,尤其在經濟發展、高新技術、稀土等相關領域。不過在另外一些方面,比如維護世界衞生安全、應對全球環境變化、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等領域,中美仍有許多合作空間。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