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姚弦雅音】尋根

2025-09-17 04:01:34 副刊

姚珏

香港特首李家超今天發布任內新一份施政報告,其中北部都會區的建設相關政策頗受大家期待。教育是北都的重點之一,特區政府去年就提出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並預留了約90公頃土地。教育的根本就是啟發心智、因材施教、給人機會。而中國人的教育精神離不開鄉土,離不開對於自身文化和身份的認同。因此尋根對於中國式教育至關重要。

前幾天我帶着女兒到故鄉上海掃墓,也是趕在9月16日政協培訓班之前陪陪女兒,這段親子之旅也是一種尋根。掃墓本就是小女兒每年暑假回國的例牌行程,這次到了陵園,她蹲在爺爺和外婆的墓碑前分享自己的成長:「今年是在史丹福大學的最後一年啦,實習單位已經發Offer了!」話裏滿是想跟長輩報喜的雀躍。我深知這份把生活點滴說給長輩聽的心意,正是家人代代牽掛的傳承。後來去老弄堂吃小籠包,剛出鍋的還冒着熱氣,我遞過豆漿,小女兒咬一口就嘆:「比史丹福食堂好吃多了!」其實味覺早刻在骨子裏成了根,此刻她更清楚自己從哪來。這兩天的相處也讓我更篤定:陪孩子尋根,才是最好的親子教育。

鄉情文化是塑造一個人品格成長的關鍵之一,從故鄉的煙火氣中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培育家國情懷,尋根會讓一個人更學會自豪和感恩,提升責任感。因此我堅持多年的《跟着大師看世界》巡演遊學計劃,就是帶領香港的青少年到內地尋根,更好地感受祖國的美好。我總說,音樂是最好的紐帶,能把看不見的家國情懷,變成聽得見、摸得着的感動,讓這些生長在香港的青年知道,他們的根,深扎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香港發展教育離不開內地的支持與國際化的聯繫,這也是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北都大學城一定要根據香港的區位優勢,多和大灣區的其他城市實現聯動效應。另一方面要大力建設香港的教育品牌,首先發展「留學香港」的品牌,通過香港的平台,讓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可以更好地融合中西,創新弘揚,向海外推廣。我在今年全國政協的提案就提出國家支持香港打造中外教育中心,香港的教育品牌也可以向內地和海外發展,青少年教育除了學校教育,香港的藝術教育、短期教育課程,以及考試評級、比賽演出也很有競爭力。一是具備專業化的藝術名家和高校;二是和國際接軌;三是多元的城市環境可以提供各種配套服務和體驗。今年8月國家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出席香港舉行的「內地與港澳大學校長圓桌會」,也體現了國家對於香港發展為國際教育中心的支持。香港在未來教育上更好地融入國家的整體教育發展,也是一種文化尋根。

在香港的國際化平台我們其實更能比較中西的特點,更好地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通過創新融合更好地弘揚傳播。因此我們香港的藝術家去內地尋根,也會發現自身的優勢,找到更多的發展機會。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