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兵
「大美中國」是內地戲曲(梨園)中人最近經常於世界各地演出時用的字眼,其實「大美」是可以用於內地的著名美景、花卉、戲曲、話劇等等,也可稱之為國粹的「美學」。中國有五千年歷史,用文字更能顯示出「大美」之處,以及中國文化。
內地有戲曲友人表示︰「在內地的戲曲包含了京劇、越劇、粵劇、川劇、豫劇等,各曾有高光時刻,只是不同的時代會出現不同情況,例如你在戲曲方面底子好、唱腔好就一定走紅,成為戲迷粉絲心中的偶像。但隨着人的思維改變,各種觀點也在改變中,所以樂壇有天王天后的偶像派出現。其實,演藝領域亦有偶像的領軍人物,但不否認粉絲想追的是德藝雙全的演藝人。」
戲曲友人又指自己現已成為梨園的一員,才明白到戲曲界始終講求的是它的「四功五法」,如京劇和川劇是以「硬橋硬馬」為主,粵劇多着重「才子佳人」橋段,但戲曲中人想走更寬闊的路線,要往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不過,近年觀眾較喜歡看一些愛情的劇種,會把重點從故事情節轉到演員的造詣上。其實各種戲曲的演出都有它的「美學」觀點,所以,他之前亦覺得「大美中國」這形容詞過於抽象,但當接觸了戲曲卻認為該形容詞其實是恰如其分。戲曲能吸引到不少外國粉絲的追捧,乃因它的「美」永遠基於「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事實。「中國之美」包羅萬有,不斷在全世界綻放。
雖說是各有思維,然而,有「正三觀」的人往往是得人心者,獲益最多。不過受粉絲歡迎的人要自律、自省、有獨立思考能力,可是在戲曲的傳統文化裏難免有思想守舊的,故此各種戲曲至今仍有很多因素有待琢磨。而我們看到的戲曲劇目,多是《帝女花》《紫釵記》或是《孔雀東南飛》《梁祝》等等。事實上,近年來內地也加強了戲曲的傅播,使不同領域的人士都可以接觸到不同範疇的表演,越劇花旦之一何賽飛就是其一。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