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昨日舉辦ETF市場發展研討會,業界指出,目前全球有約1.25萬隻ETF(交易所買賣基金),涉及的整體資產管理規模達17萬億美元(約132.6萬億港元),預計5年後達到30萬億美元(約234萬億港元),增幅76.5%,亞太區尤其是中國內地將是主要增長動力。有業界人士在會上指出,今年港股及A股顯著反彈,帶動ETF的投資需求,「ETF通」是驅動本港ETF市場增長的重要機制,目前發展勢態強勁,若將來能夠擴大規模並放寬監管,將更有利本港ETF市場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業俊
華夏基金(香港)國際業務主管蔡玉昨指出,內地及香港的ETF市場仍有巨大發展空間。縱觀整個香港市場,ETF的滲透率相對於共同基金(Mutual Fund)只有5%至7%,這還是在ETF發展了數十年之後,因此ETF擁有巨大的增長潛力。此外,香港市場與全球市場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差異,即香港市場基本上是大量內地和本港投資的聚集地,本港約60%的ETF實際上都在追踪內地和香港的風險敞口。
美元轉弱利人民幣ETF市場
蔡玉指,今年港股顯著復甦,內地A股亦是全球表現最佳的市場之一,相信這種市場趨勢將驅動本港ETF市場的價值提升。近年恒指的ESG板塊愈來愈受本地和國際投資者的關注,其吸引力甚至超越了香港的廣泛基礎型(Broad-Based)和生物科技ETF。相信香港作為全球金融樞紐,能夠吸引全球投資者。此外,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小幅升值,而港元和美元掛鈎,投資者傾向轉投其他貨幣,例如人民幣,以增加資產多樣性,亦將有利人民幣ETF市場。
同場的摩根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兼ETF業務亞太總監司馬非也認為,今年亞洲的ETF走強的主要原因是市場估值上升,另一原因是投資者多樣化。不過,他強調,今年市場環境仍充滿變數,很難預測哪隻ETF產品能取得成功。
內地掛牌港股ETF今年吸2028億
貝萊德iShares股票產品策略亞太區主管吳宇熙在同一場合表示,「ETF通」是驅動本港ETF市場增長的重要機制,目前發展勢態強勁,若將來能夠擴大規模並放寬監管,將更有利本港ETF市場發展。他亦認為,美聯儲減息在即,很多公司借貸成本降低,將利好整個市場,特別利好以周期性為主的產業,例如金融股、工業類以及能源類股。
彭博行業研究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內地掛牌的港股 ETF資金流入高達260億美元(約2,028億港元),且自 6月起呈現加速流入態勢,其中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成為「最吸金」焦點。
退休基金青睞港ETF市場
景順ETF業務發展與資本市場亞太區總監Tom Digby表示,金融機構積極利用香港的ETF市場提升資產組合表現,香港的ETF市場為全球投資者提供包括本港、美股以及固定收益等多元投資機會,讓資產管理者能夠購買成本低廉且透明的產品,在過去5年特別受來自全球的退休基金青睞。
他續指,香港的投資機會相比其他大多數市場而言非常多元,然而多樣化的產品範圍和投資者的資產流動之間仍存在顯著摩擦。因此,本港監管機構需要進行更多分析,找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
司馬非建議香港監管機構可借鑑內地做法,推行強制性投資者教育。現時內地要求每家資產管理公司都必須安排團隊負責投資者教育,有利長期多元的投資環境發展。
ETF發展現況
地區 ETF資產管理規模(美元)
全球 17萬億
亞太區 2萬億
(其中:中國內地) 6,500億
美國 12萬億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