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份施政報告發表在即,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在收集及整合業界意見後,從四大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包括推動金融革新求變、促進多元創新發展、強化內聯外通角色以及促消費利民生發展,務求進一步提升香港整體的競爭力,增強發展動能。具體而言,香港中小企提供了約120萬個就業職位,目前中小企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它們的生存關乎香港的社會民生的穩定,業界期望特區政府在協助中小企上市上有具體措施,以便更好地支持中小企的發展,為轉型中的香港經濟提供助力。另外還建議放寬強積金(MPF)基金可投資數字資產等新興投資領域。●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根據業界的意見,李惟宏提出多項建議,其中在便利上市方面,他建議政府推出切實措施,積極協助中小企上市及發展。特區政府工貿署資料,截至2025年3月,香港共有約36萬家中小企業,佔本港商業單位總數98%以上,並且為約120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佔香港總就業人數(公務員除外)超過43%。他認為,中小企的生存關乎香港社會民生的穩定,政府應正面對待及重視中小企的發展潛力,包括所有現已上市(協助其維持上市地位)及未來有潛力上市的中小企,以及中小型金融服務和專業服務等機構。
此外,據統計,由年初至今,約有50家中概股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當中近一半來自香港;政府應積極協助及吸引相關企業在港上市,將有助帶動更多中小型包銷商、保薦人及券商等業務,以及增加對中小型會計、法律等機構的服務需求。
建議放寬跨行業併購
同時,他指須對上市公司進行收購合併的相關規則「拆牆鬆綁」,尤其是放寬跨行業併購對核心業務轉變的要求,以及放寬對傳統業務轉型的要求,並加大靈活性,讓上市的中小企業務得以重組和改善。
李惟宏還建議,對激活創業板(GEM)及中概股回流做好準備。早前GEM改革措施未能有效刺激GEM的活躍度,港交所應進一步檢討GEM和主板在巿場上的定位,並重塑GEM品牌,作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以提升GEM的交投量。
籲縮短等候轉主板年期
由於近年不斷有海外的交易所表示,已開始研究延長股市交易時段,本港的證券商人士認為,施政報告應該加入有關議題並開始研究。李惟宏表示,香港的黃金及外匯早已實施24小時交易,而商品期貨及期權等衍生產品,也具備了實施24小時交易的成熟條件。期交所可率先實行23小時交易,同時增加假期交易的期貨品種,進一步豐富商品期貨產品,以刺激期貨交易。不過,港股應否實行全天候交易,就要慎重考慮,因此舉將對不同持份者帶來不同程度影響,不應操之過急。
有業界人士向李惟宏建議,應縮短等候轉主板的年期,例如由3年減至2年;若企業滿足盈利要求,亦可放寬或取消5億元市值的轉主板要求,讓本身有盈利、可持續健康發展的企業,不需額外地、不合理地催谷其市值至5億元。他認為,有關改動可更好地吸引中概股由外國回流本港市場。
另外,李惟宏提出,應加快落實保證金的存入安排,包括提高保證金的現金存入息率、允許在港交所(0388)旗下結算所跨市場按金制度,以及擴大合資格抵押品範圍,這些措施將有利業界發展。
市場關注無紙證券制度推出後,可能引起新收費。李惟宏對此建議,有關制度不應設新收費;即使有新收費亦應統一收費結構,確保能讓業界轉嫁相關費用,不致令經營成本大增。
其他與港股有關的建議,還包括長遠再調減股票印花稅;優化股份交易手數要求;擴大強積金投資範圍,包括投資於數字資產、黃金、ETF等產品;建議證監會就會計入賬及FINI財政資源規則(FRR)的計算方式,釐定更清晰的指引等。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