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藝)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八大中心」定位之一,所以過去幾年特區政府施政報告均重點提出全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推出一連串的具體舉措包括:資助約50個「創意智優計劃」項目,以及推動業界考察團、海外展覽以及展演活動等,協助香港文創產業在內地以及海外市場進行商業洽談以及展演,開拓更多商機。創意創業會會長莊詠琳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今年施政報告正式出台之前,政府已經廣泛邀請業界參與討論,深入調研了一線的行業意見,「包括非遺的項目、演唱會經濟以及本土的旅遊、電影都有討論。」業界代表均表示希望未來更加重視本土化方向。
莊詠琳認為,過去的不少政策是鼓勵香港創意行業和人才向外發展,當前同樣應該重視的是如何在香港本土誕生有吸引力的「創意區域」。
她舉例道,香港旅遊產業有很好的基礎,如果香港有能讓旅客更鍾意留下來「喝喝咖啡、買買東西」的文化創意場所,對於本地創意產業各環節的發展都有利好。
盼以電影潮玩帶動港文創全產業鏈
她提到香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兩大優勢分別為電影和潮玩。無論是過去輝煌的港產片,還是去年火熱的《九龍城寨之圍城》,都彰顯着香港電影文化軟實力的強悍;而放眼全球,最為成功的潮玩IP設計也多出自於香港設計師之手。在這樣的優勢之下,莊詠琳表示,可以以電影和潮玩為帶動,發展香港文化創意行業的全產業鏈。
她還提到香港作為中西文化交流之地,更應該積極吸取各方的發展經驗,發揮自身作為「超級聯繫人」的作用。她提到內地十分擅長應用新媒體進行文化創意產品的營銷和推廣,無論是短視頻、直播還是使用AI方面的經驗都十分值得學習。
她還提到可以借鑒美國、韓國等國的發展經驗,進行「IP的預先布局」,例如在一些美國大片上映前,很多電影的周邊產品已經事前籌備好,在IP走紅後,全系列產品都被引爆。
在特區政府支持下,多項業界活動也得以不斷推進,例如由創意創業會主辦及香港特區政府文創產業發展處贊助的「香港設計·授權支援計劃」(Design Licensing and Business Support Scheme,簡稱DLAB),已經舉辦至第六屆,旨在透過培訓、工作坊、指導計劃,以及在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香港國際授權展」中,設立「DLAB香港館」等活動,幫助香港角色設計師以及擁有授權設計內容的設計師和設計企業發展其業務。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