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打擊移民減少勞動力 關稅成本轉嫁消費者推高物價 特朗普打亂章 美經濟瀕滯脹

2025-09-16 04:06:38 國際
●美國經濟面臨滯脹風險,物價仍在上漲。資料圖片
●美大舉驅逐非法移民導致可用勞動力減少,推高企業聘用成本。 資料圖片
●特朗普(左)希望通過減息振興經濟,不斷向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施壓。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經濟環境現時出現奇怪現象,在股市屢創新高之際,物價卻仍在上漲,就業增長陷入停滯,不確定性蔓延多個領域。英國《衛報》引述經濟學家分析稱,美國可能正在步入停滯性通脹(stagflation)的危險時期,長遠較經濟衰退更難應對。經濟學家批評總統特朗普政府兩大政策是禍根,包括收緊移民政策導致可用勞動力減少、推高了企業聘用成本;而關稅戰徵收的高額關稅正逐步轉嫁消費者,顯著推高物價。

停滯性通脹是結合經濟停滯與通脹升溫的狀態,市場上的各大企業逐步減少生產、收緊招聘,但物價不減反增。美國上次出現長期停滯性通脹,是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期間,當時油價高企導致美國物價節節攀升,消費者被迫縮減開支,又令企業難以經營,失業率持續上升。

政策搖擺不定執行混亂

特朗普政府頒布「對等關稅」政策後,美國經濟的嚴峻形勢逐步浮面。儘管官方數據最初顯示美國經濟未受衝擊,然而自8月以來,美國政府接連下調今年中的新增就業人數,關稅對就業的負面影響已逐漸浮面。今年5月與6月的美國新增就業數已被下調25.8萬人,7月和8月的數字也較年初明顯下滑。與此同時,通脹率自今年4月起開始回升,8月按年增幅達2.9%,是今年1月以來新高。

哥倫比亞商學院的經濟學家豪斯指出,今年1月美媒訪問經濟學家,多數人都普遍認為未來一年美國不會陷入經濟衰退,經濟能夠復甦,通脹逐步緩解,「但特朗普政府政策搖擺不定、執行混亂,這些預期都被逆轉,今年剩餘時間的經濟增長預測已被大幅下調,通脹預期則被上調。換言之,經濟正走向停滯性通脹。」

65萬美國人或陷入貧困

投資者普遍希望聯儲局盡快減息,以提振經濟,但前景仍充滿變數。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上月指出,美國今夏已出現風險平衡態勢轉變:勞動市場雖看似局勢平衡,但這種平衡源自勞動供給與需求雙雙顯著放緩,更高的關稅則正推升部分商品價格,令消費者百上加斤。

高盛集團分析指出,美國消費者截至目前已承擔約22%關稅成本,若現行關稅持續,最終負擔可能高達67%。如果物價持續上漲、勞動市場放緩,美國的停滯性通脹勢必惡化。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估計,特朗普的關稅實質上會成為「間接稅」,可能令至少65萬美國人陷入貧困。

布朗大學經濟學家卡連里歐茲坎表示:「企業仍在觀望關稅成本的轉嫁時機。一旦需求增加,企業會把更高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一旦停滯性通脹成真,美國人將失去工作,求職者處境艱難,物價持續上漲,情況會非常嚴峻。」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